编者按

你被复杂的专业名看花了眼吗?你还在看名字猜专业吗?那就和专业百科栏目一起,深入了解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就业前景,更有专业教师、知名校友现身说法,为你深度解读专业的秘密。

1.专业导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了解(专业百科测控技术与仪器)(1)

董明利教授,博士生导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负责人,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三八”红旗标兵。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高等学校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光电与视觉测量、精密检测技术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863重大课题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了解(专业百科测控技术与仪器)(2)

朱疆教授,博士,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委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贝克曼激光研究所从事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博士后研究,担任研究所助理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

2.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战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的测控工程技术人才,可以在智能装备与仪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从事信息检测与处理、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备的设计、研发、技术支持、运营管理等工作。

3.专业特色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以及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所学知识覆盖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光学等多个学科,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

我校测控专业源自1958年设立的北京机械学院精密计量仪器专业,办学历史悠久。2014年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也是全国前10家通过认证的测控专业。2017年,入选首批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形成了一支以北京学者为核心,以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为依托的高水平教研团队。目前,专业拥有专业教师58人,生师比约5:1,其中,高级职称占76%,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学一年以上学习经历。教师多数毕业于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具有多学科背景。师资队伍为开展小班教学、专业导师制、个性化培养、精细化指导等提供了条件。

专业依托多个国家级和北京市实验中心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工作,利用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共建)等多个学科实验室开展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赴天津大学开展小学期综合实践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加RoboCup足球机器人国际和国内比赛、虚拟仪器设计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等奖项。超过90%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近年来,专业开展了多种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开展“外培计划”(2 2、1 2 1),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双培计划”(3 1),与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合作“实培计划”等,参与各类联合培养的学生超过40%。2019年,专业全额资助了30名本科生赴德国、美国开展访学交流活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全覆盖。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了解(专业百科测控技术与仪器)(3)

4.主干课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基础、计算方法与数学建模、精密机械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检测技术、测控仪器设计、机器学习等。主要实践环节有工程光学基础实践、精密机械设计实践、单片机系统实践、传感与信号处理实践、测控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5.毕业前景

毕业生100%获得见习工程师资格证书,就业率100%,其中继续深造超过30%。出国深造主要去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奥克兰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高校读研究生,国内深造主要去往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读研究生;就业毕业生中,约60%进入北京雪迪龙、京东方、大恒图像、同方威视等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开发、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约25%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约15%进入科研、教育、外资等单位或参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了解(专业百科测控技术与仪器)(4)

6.校友赠言

“严谨的教学氛围、先进的科研设备、顶尖务实的学科设置、多渠道的就业方向,是培育我们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摇篮。”---------1990级学生孙冰 任职于成都川大科鸿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坚实的本科基础是我现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石,让我受益匪浅!”--------1993级学生孙军华 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学院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师哥师姐在哪里”

1、郑仔弟

任职于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冯长卿

任职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智能家居及软件检测中心副部长

3、刘国军

任职于大唐电信集团旗下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工艺室主任

4、胡晓泊

任职于红杉资本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

7.师长寄语

燕必希教授 :我们播种知识、文化、责任、担当,多年后,你会成为有责任敢担当的专家,尽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抱负!

2016级学长殷铎昆:在这里,可以欣赏光的魅力,可以醉心机械之美,可以探寻电的奥秘,可以感受计算之精,更可以开动心中的好奇。你们,心动了吗?我们在这里,等待你们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