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6日讯(记者 胡泰然) “张孝礼的致富路,是他用汗水铺出来的,七年时间,他种的每一株葡萄树,都洒满了他的汗水。”

葡萄基地大泽山王牌产业(菏泽有个葡萄大王)(1)

9月15日,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葡萄园里,牡丹区林长制办公室主任、林业局局长候兆伦正在向记者介绍村里的“致富能人”张孝礼:“他对技术毫无保留,从16亩葡萄园起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现在村民的单亩平均产值达到了2万元,每亩纯收入突破1.3万元。赤子之心,可断金石。”候兆伦以林长制为抓手,深入贯彻林业发展政策,牡丹区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这里有条“葡萄大道”,4000余亩葡萄,亩收益在1.3万元以上

葡萄大棚里面,长势喜人的葡萄藤蔓娇艳欲滴,大串葡萄犹如玛瑙和绿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葡萄基地大泽山王牌产业(菏泽有个葡萄大王)(2)

据了解,2007年,菏泽市牡丹区东头农作物合作社负责人张孝礼外出打工,从浙江宁波的万亩葡萄园学来了技术,2014年开始回家乡试种,2015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后来,葡萄成了东头村的名片,村头修了一条运输葡萄的“葡萄大道”,村民见了张孝礼,都管他叫“葡萄大王”。

当前,高庄镇4000余亩葡萄进入销售旺季,阳光玫瑰、绿晶、巨峰、红宝石、金手指等优质品种备受客户青睐,亩收益在1.3万元以上。该镇正致力于将东头葡萄基地打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观赏、购物住宿于一体的“葡萄小镇”。“葡萄大王”的根据地,正在悄然生长。

“葡萄大王”带领农民栽种葡萄发家致富

牡丹区林业局果树站站长曹保芹说:“5年前,东头村在张孝礼的带动下栽植起了葡萄,2017年全村种植300亩,2018年达到800亩,去年达到了1300亩,东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张孝礼是当之无愧的‘葡萄大王’。”

据了解,张孝礼是是菏泽市先进党员、牡丹区人大代表、齐鲁乡村之星。2014年,在牡丹区高庄镇党委的“归雁计划”的招引下,张孝礼将宁波慈溪的百亩葡萄园转让,返乡二次创业。

葡萄基地大泽山王牌产业(菏泽有个葡萄大王)(3)

张孝礼告诉记者:“牡丹区林业局的侯局长和曹站长经常过来,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我们申报‘齐鲁放心果品’的称号,我很感激他们。2014年,这里开始组建家庭农场,镇上也有了葡萄观光园,在组建葡萄园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巨野沙窝镇和定陶马集镇也“上马”了葡萄项目,葡萄产业越来越热门,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另外,葡萄价格今年在3.9-6.5元一斤不等,每亩地可产出5000-6000斤,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农业合作社牵头,我们的葡萄不愁销路。”

“村里引进了绿晶、红宝石等新品种,让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现摘的葡萄。”高庄镇东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建民说,东头村通过培育和销售葡萄苗拓展增收渠道,形成了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高庄镇集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生活体”农业项目正与观光旅游产业一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张孝礼说:“宁波有个万亩葡萄园,我们的葡萄园,以后一定比他们大。”说着,老张眼里充满着憧憬,站在葡萄大道上,他的眼睛一直望向辽阔的远方。

乡村大地上,这条高标准的道路,恰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描述的那样,这个村庄,将一车车顶级优质果品,运往充满希望的远方。

“早穿皮袄午穿纱” 他从哈密瓜上悟出“甜蜜密码”

张孝礼说,他在宁波干了7年技术员,在宁波学院管理4亩实验基地,经常接触专家、教授和大学生,习得葡萄种植技术后,他在家乡不断实验,尝试提高葡萄甜度,“新疆哈密瓜非常甜,主要是因为那里温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嘛”,又干旱少雨,我就人为控制大棚温差,加上后期控水,用遮雨盖和排水沟,在葡萄不烧叶的前提下,使葡萄的糖分增加,变得更甜。我们这里5米一个排水沟,土壤要‘手抓成团,一推即散’,大棚白天封口,晚上放开,温差有十几度,我们通过“塑粒”,让葡萄成为一级果品。”

葡萄基地大泽山王牌产业(菏泽有个葡萄大王)(4)

“今年,我们村群众种葡萄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张孝礼一边将刚剪下的葡萄装箱,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1957年从日本引入的巨峰葡萄口感好,产量高,颗粒小,投入回报高,现在大部分都是种的这个品种。2017年到2021年,葡萄价格每年递升,吸引了种植户来我们这里打工,我们邀请专家讲课、领导视察,现在政策有扶持,我们这里成了山东乡村旅游示范区。 ”

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种植户岳彩杰说:“我在外面打工,这10亩葡萄园都是我媳妇在管理,张大哥教给我们技术,手把手带我们致富,一亩地纯利润达到了1.3万元,以前,我们真是想也不敢想。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规模,全身心扑在这上面。”

葡萄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葡萄

据牡丹区林业局局长侯兆伦介绍,近年来,牡丹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共同富裕。2020年底全区果树面积发展到4.12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2.5亿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32个,促进5万农民就业。“‘葡萄大王’引领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可广泛推广而充满机遇的好办法。”

在东头村的葡萄大棚里面,张孝礼看着葡萄,脸上露出笑容,一如当年,他第一次看到宁波的万亩葡萄园时的那种惊喜。多年来,张孝礼的初心从未改变,他的眼神里面,有思考,也有对未来的规划,但更多的,是对葡萄的由衷喜爱,“我之前干过很多生意,做过销售员,干过养殖和鸡蛋收购,熟悉芝麻糖的全套工艺,遇到葡萄后,我发现,我再也离不开它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葡萄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葡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