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育苗技术(1)果实育苗

以整个的瓜作为播种材料,为传统的育苗方式。但该法用瓜多,成本高,成苗率低,且易烂瓜引发病害。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1)

①催芽温暖地区以秋季9~10月播种为宜,翌年可以提早萌芽,延长营养生长期,能取得较高产量。较寒冷地区则以春季3~4月播种为宜。春播时,可利用温床或温室提早育苗。选择个大、无病、无伤的种瓜,把首端的合缝处用刀切个口,装入25厘米X15厘米的塑料袋中(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防止瓜芽干死或瓜皮干缩),码到筐中,每1~2天必须掀开薄膜通风换气,否则会因膜内氧气不足而使种芽窒息发黄而死。也可以直接埋入河沙中,底层铺3厘米左右,上覆盖3厘米,然后将种瓜置于15~ 20°C的环境条件下催芽。温度不能太高,以防嫩芽细弱不壮。大约15天左右,种瓜由首端合缝处开裂长出根系,子叶张开后,即可进入育苗阶段。佛手瓜种子无后熟和休眠期,果实成熟后只要条件适宜,种子就会在瓜中发芽,但有的果实会出现子叶边缘上、下搭扣现象,无法出苗,因此也可选择已发芽的种瓜育苗。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2)

②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配制用肥沃、洁净的园田土和细沙各50%,混合均匀,加水至湿而不沾手为度。

③播种将发芽的种瓜装进盛有营养土的直径20~3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桶或大花盆中,每钵内栽1个瓜,将种瓜的瓜芽端朝上直立或斜立置于其中,上盖4~6厘米的营养土,搬到棚室中进行育苗。

④苗期管理 新鲜的佛手瓜含水量高,播后一般不需浇水、施肥,靠自养解决,育苗营养钵上最好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如必须浇水,可用水壶在母瓜周围浇小水,切勿把水浇在母瓜出芽的缝隙中,也可在地面浇小水,让水分浸润上部的营养土。存放一段时间的种瓜,播后要浇足底水,上面覆盖4厘米厚的细土。出芽后应经常见光,防止秧苗黄化和徒长。佛手瓜侧枝分生力很强,根萌很多,苗期应及时除去多余的侧枝和萌蘖,只留1个主枝。如果幼苗徒长,可在主蔓4~5片叶时摘心抑制,促发侧枝。侧芽萌发出来以后,保留其中比较好的2~3个,其余的全部除去。对于弱苗,要通过控制温度,增加光照,提高地温等措施促其转壮,幼苗期绝对不能用人粪尿,因为佛手瓜的幼苗对人粪尿很敏感,施用后会很快枯萎死亡。棚或畦内温度控制在20~25°C,定植前一周通风炼苗,苗龄30~35天。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3)

(2)光胚育苗

又称裸胚育苗,即将去掉种皮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优点是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减少病害感染,体积小,易于播种、贮藏和交流种子,此外,去掉种子的种瓜仍可利用。缺点是只能春播,育苗技术较高,秋播越冬不安全。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4)

①选种选用单果重200~300克,瓜龄25天左右,成熟好,无损伤和病虫害的果实作种瓜。

②灭菌将没有发芽的种瓜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溶液中浸蘸一下,取出晾干,进行催芽,如果种瓜已经出芽,可用刷子蘸药进行涂抹,但不要遗漏,不能涂到嫩芽和幼根上,以防烧苗。

③催芽方法有两种。一是把种瓜放进塑料袋内,折叠封严口,放到15~20C的环境下催芽。可将种瓜侧放,使种瓜首端的大合缝与地面垂直,有利于种瓜的开缝出芽。约经过15~20天,种瓜便会陆续裂口,生根出芽,当根系长至3~5厘米、芽长2厘米左右时,即可转入育苗。二是用细沙催芽,整好沙畦后,将种瓜直立摆入,上覆盖2厘米厚的细沙,保持沙子的相对含水量为75%~80%,温度为15~20°C,当芽长出沙面5厘米时,可转入育苗。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5)

④营养土配制用肥沃园田土2份、细沙2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份,过筛后充分混匀,喷水使相对含水量达75%左右,选用直径12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筒,底部封住后扎2个畅通的透水孔。

⑤取胚、种胚取幼芽长 3~5厘米的种瓜,用手轻轻掰着尖端的裂缝,使其增大到1厘米左右,再轻轻拨动子叶,待整个子叶活动时,将胚整个取出。注意取胚时不要将整个瓜掰成两半,这样剩余的瓜仍可作为商品出售或继续贮放。取出的光胚可以马上播种育苗,也可以放在3~8C的环境下,可存放10~20天。将钵时,先将营养土装入口径10厘米,长18厘米的营养袋(钵)里三四成,轻压后将光胚芽朝上栽入其中,再填入营养土至子叶上3厘米左右,将袋(钵)摆入棚室中育苗。

⑥苗期管理出苗前的温度掌握在 15~20°C,出苗后降为10~15°C。育苗期间的土壤水分相对湿度70%~80%。光照要充足,如果苗床上覆盖有塑料薄膜,白天要经常揭开见光。注意苗期不能施用人粪尿。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6)

(3)茎扦插育苗

为降低种瓜用量、扩大繁殖系数,可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该法可提高繁殖系数十多倍,但这样育出的苗子一般较弱,需注意苗期加强根外追肥,定植后也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应提前到11~12月份用种瓜育苗,延长苗龄使幼苗多发枝,翌年3月上、中旬将秧蔓每2~3节剪一段,将下面一节的叶片去掉,基部浸入5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或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插入育苗钵、育苗床或轻质基质(蛭石、珍珠岩、过筛炉渣等)上,保持一定的湿度,控制温度在20°C左右。经1周左右即可恢复生长,10天后根系伸长,及时浇水。注意因蛭石等无营养,生根期间需每天浇1~2次营养液,简易营养液可采用腐熟豆饼水或复合肥水代之。扦插的成活率一般为75%~ 80%。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7)

(4)块根繁殖

佛手瓜具肉质块根,呈淡黄白色,霜前采收果实后,可将块根刨出,在屋内以湿沙保存,既可食用,也可育苗。育苗时多在翌年清明前后,将保存完好的块根置25°C条件下催芽,把出芽的块根切成小块,每块留2~3个芽,切口处蘸些草木灰,稍晾后即可栽种。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8)

(5)护根越冬

翌年再生佛手瓜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来年可继续发芽结瓜。方法是霜前采收结束后,剪去秧蔓,在根部覆盖20~30厘米草木灰或细干沙,上部搭一个长、宽、高各1米左右的塑料棚,夜间盖草苫保温。翌春天暖萌芽前在瓜根周围1米处挖环状沟,埋施足量农家肥及部分速效化肥,然后浇水,促其及早萌芽生长。

佛手瓜育苗移栽(佛手瓜育苗技术)(9)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