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花红柳绿,万物复苏,各种皮肤疾病也接踵而来。

于是,在各大医院的皮肤科门诊,病毒性、真菌性、过敏性皮肤病高发,足藓、蚊虫叮咬、日光性皮痒、过敏性皮炎、儿童湿疹等问题也是愈发严重。

在某医院皮肤科,每日门诊量约300~400人次,其中80%是皮肤过敏的患者;20%是真菌感染的患者。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患者量,许多人并不能正确认识过敏及真菌感染两者差异。

有人说, 细菌与真菌两者密不可分,又毫无差异;

有人说,治好真菌感染,过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有人说,真菌感染部位只要不触碰便能自行康复;

还有人说,儿童湿疹是真菌感染在作祟……

谣言满天飞,究竟孰真孰假?

真菌感染怎么样才是快好了(真菌感染不可轻视)(1)

P教授知道,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下,不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稍不留意就会陷入误区。今天,为了帮大家正确认识真菌与过敏的差异,P教授邀请到“真相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捷教授做出科学、详细的解释。

真相一:细菌与真菌并不相同

细菌和真菌都是两大类的致病菌,在人体上都可能存在,但所表现的疾病性质却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和人体共存,无处不在,主要以毛囊炎为主,严重时会演变成皮肤感染。真菌感染主要以平时所说的手足癣、体癣为主,在湿热环境、潮湿的环境、卫生条件不好容易滋生,一旦在人体出现就是致病。

考虑到真菌感染的治病原因,个人在日常卫生中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干燥、通风,盆、毛巾等私人用品要做好消毒。

真相二:过敏与真菌也有可能共存

在临床上,经常有这样一个现象,有真菌感染的人常常伴有哮喘,且怎么治疗都效果不佳,但是如果先治疗真菌感染,哮喘往往也会得以控制住。

所以,易于过敏的人要注意了,凡是过敏的人往往都伴有真菌感染,是真菌感染的主要人群。如果有这类患者伴有过敏性疾病,皮肤上出现真菌感染,可以不妨先去治疗真菌病。

真相三:真菌感染不该被忽视

许多时候,真菌感染毫无症状且不疼不痒,因此,不少患者对此毫不关心,认为都可以自己康复。殊不知,真菌感染一般都是发展缓慢,最终会出现恶化。以灰指甲为例,开始感染可能局限于一两个指甲,但在进入进展期后,十个手指甲都会被传染上,所以还是要积极地治疗。

许多患者认为足癣、灰指甲都是小病无需专门接受治疗,有些人甚至只买药膏简单涂抹,在症状消失后便自行停药。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延误或加重、治疗无效甚至复发。当下,应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浅部真菌病的重视和认知,远离疾病困扰。

真菌感染怎么样才是快好了(真菌感染不可轻视)(2)

真相四:奶癣并非真菌性疾病

如今,受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我们发现人们越来越容易患有过敏,无论是吃进来的东西,还是吸入空气当中物质,或者皮肤接触到的各种过敏原,我们几乎无法避免。长期以往,人体免疫系统越来越敏感,造成了许多过敏体质和过敏性疾病。

但许多家长并不能正确区分过敏与真菌病。有孩子脸上出现小白点,家长会以为得了白癜风,抱到医院就诊,其实,很有可能是由于家长每天和小孩皮肤亲密接触,使得孩子感染了马拉色菌,而患上了汗斑。此外,奶癣并非真菌性疾病,而是过敏引起的湿疹。

真相五:真菌病具有家庭易感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头癣在儿童真菌性皮肤病中的发病率为5.5%,占浅部真菌病的9.3%-14.8%,头癣传染性较强,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及家庭中相互传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为避免被真菌病感染,预防更为重要,应该远离一切感染源。

毕竟,真菌病具有一定的家庭易感性,患者随时随地脱落的皮屑、甲屑中有大量的致病菌,都会成为家庭成员染病的传染源,并可能在患者自身引起其他部位的皮肤真菌病。平时,为防止交叉感染,个人的洗脚盆、擦脚巾、贴身衣物等都该煮沸消毒,平时应多注意洗手。

真相六:选择护肤品不应参考他人经验

皮肤科门诊中,过敏性皮肤病占据大幅比例占据80%,真菌性皮肤病占据20%。皮肤过敏患者比例近年来越来越多,且大部分人都是因为面部的皮肤屏障受损而选择去医院就诊。这要因为,一方面不正规的化妆品的宣传,比如微商、淘宝、网红推荐的产品,内含国家违禁成分,经过检测之后会发现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激素成分。这些东西容易造成面部屏障受损的问题。

所以,消费者一定要选择大品牌正规的产品,建议使用医用护肤品,而不是随意参考别人的经验,毕竟每个人的皮肤受损问题存在差异,不能依靠别人的经验作为你自己的治疗依据。

真菌感染怎么样才是快好了(真菌感染不可轻视)(3)

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为避免被真菌病感染,预防更为重要,应该远离一切感染源。

包括猫、狗等在内的很多宠物可携带或者寄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环境温暖潮湿时,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长,当人们出汗多,又和宠物有亲密接触后,就更容易被传染疾病,譬如被传染犬小孢子菌,亦或是染上头癣。

养宠物的家庭既要保持宠物自身清洁,还要定期做好体检、驱虫工作,也要常给宠物的笼舍做好大扫除,宠物如发现有疾病一定要及时积极治疗。

同时,也要关注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家庭成员若出现皮肤疾病,则应到正规医院做合理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