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桃”这一载体,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整合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展“桃课程”,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桃花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改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灼灼好在哪?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灼灼好在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灼灼好在哪

借助“桃”这一载体,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整合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展“桃课程”,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桃花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改进学生的思维模式。

————————————————

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从《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找到学生社会化学习的路径:学—问—思—辨—行,构建了“元·认知”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共同基础、分科综合、多科融合三个板块,以期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课程建设方向。

结合学校的地域特点,教师投票选出全科整合的校本课程主题——桃。在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教师查资料、做研究,提取适合学生的学习信息,梳理可以整合的教学资源,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形成了全员共享的教学读本、教案、课件、学习探索单等,只等着与学生共赴心中的桃花源。

名字里有“桃”的都是桃吗

课程的第一阶段是“物”——了解“桃”作为物的特征。桃是一种什么植物,桃本身有什么特点,桃分布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实物。与常规课程不同的是,教师不仅教导学生打开“五感”观察,更重要的是提出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思维建模。

教师尝试从定义、形式、变化三个概念出发,带着学生一步步探索。教师提问:名字里有“桃”的都是桃吗?如何分辨春天里的桃花、杏花、梨花、樱花?邓林是中国最大的桃林吗?怎样才能让桃树结出其他果实?这些问题涉及语文、数学、美术、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公园里、操场边、教室中,到处都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身影,他们观察、测量,研究桃的分布图,进行嫁接实验……从春到夏,学生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自然的美好:

“桃花有5片花瓣,花瓣是小小的椭圆形,上面淡淡的,下面更深一些。两瓣合在一起就像剪刀,整体看起来像星星。我还发现,花瓣都是贴着树枝长出来的。”

“很细的枝丫一般不会结桃子,桃子喜欢长在一起,现在看起来是绿色的。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红,摸起来毛茸茸的。”

仅仅从问题出发是不够的,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西游记》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话题,一听说课堂上可以看《西游记》,学生惊喜的尖叫声此起彼伏。看着看着,教师的问题来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为什么与我们见过的蟠桃不太一样呢?”学生一脸疑惑,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教师带着学生认识各种桃:无毛而光滑,颜色鲜艳,表皮好像涂了一层油的是油桃;青里泛白,白里透红,表面裹着一层细小绒毛的是水蜜桃;表面有短毛,果子粉红色,肉厚、汁多的是毛桃;还有果实的形状、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的蟠桃。这下学生讨论得更热烈了:“不是蟠桃”“那是水蜜桃”“我们要去给导演提意见”……通过问题驱动的真实学习,学生懂得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只有重视、体验、关注外界的自然万物,方能唤醒、打通内在的感知和感悟——这是桃课程之“物”给教师和学生的启发。

跟随“桃太郎”的动物去哪了

桃课程的第二阶段是“器”——这里的“器”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器”的认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从“物”到“器”过程中事物变化的规律。学习仍然从“学—问”开始,重点却在“思—辨”。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桃保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是真的吗?妈妈吃的桃胶真能美容吗?(思考功能)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桃木做梳子?为什么经常见到黄桃罐头?(辨析原因)春节时为什么要把“新桃”换“旧符”?桃太郎与孙悟空有什么异同?(拓展思维)

随着时间的推移,桃花落了,各种桃子新鲜上市。经历了第一阶段对物的认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在家长、教师的引导下品尝水蜜桃,制作美味的黄桃罐头、桃肉布丁、桃胶银耳羹,尝试用银齿梳、牛角梳、塑料梳、桃木梳做静电实验……随着学生与“桃器”一次次建立联系,桃花不再只是挂在树上供观赏的花,桃子也不再只是盘子里的餐后甜点。

当学生用不同材质的梳子做了静电实验后,摩擦生电、绝缘体、导电体的知识不再高深莫测,而是变得容易理解、好玩有趣。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了解到用桃木梳子梳头有许多好处,因为无静电不会损伤头发,长期梳头还可以缓解疲劳,既环保又实用。静电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教师带着学生阅读《桃太郎的故事》时,一个学生举手问:“桃太郎回到家乡幸福生活,那跟桃太郎一起出发的动物呢?”这个问题让教师感到惊喜,因为学生不再局限于故事和问题既定的思路,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在班级展开讨论:你们认为胜利之后跟随桃太郎的动物去了哪里?学生热烈讨论着,有的说动物跟随桃太郎和公主回家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有的说动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也成为英雄;有的说动物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讨论结束后,学生开始创作,用绘本的形式描绘出自己的《桃太郎后传》。

这正是教师希望看到的画面,学生不仅在倾听,而且在思考、表达、创造。围绕“桃”这一元素,学生的思维在生长着,从桃本身到与桃有关的故事,再到桃所代表的精神意义,深入到“思、辨”这一层面,对所知的事物提出问题,然后尝试自主解决。

“桃花源”在哪里

中国古人认为“物以载道”,讲究通过物的形态语言传达某种精神境界。“道可道,非常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如此博大精深的话题,怎么让小学生初步理解呢?桃课程进入第三阶段——“道”。教师希望学生能对物在特定时空里呈现的意义发表看法,从而形成观点;了解人们在形成观点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进而了解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精神联系。

基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爷爷奶奶过生日时会在蛋糕上看到“寿桃”?为什么古代女子要用桃花做头饰,还要画“桃花妆”?世界上真有桃花源吗?通过富有童趣的问题,学生触摸到桃文化,发现这些文化其实就在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一阶段的经典问题是:桃花源在哪里?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观看国产获奖动画片《桃花源记》,搜集整理关于“世外桃源”的各种资料,用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将现实的桃花源与古代的桃花源进行分析、匹配,主动去询问、搜索、思考、辩论,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

“桃花源应该是比较温暖、潮湿的地方,所以应该是在南方。我选择湖北武陵,因为湖北比较热,适合桃树生存,而且湖北武陵县的桃花源与渔夫的居住地武陵名字都一样。”

“桃花源应该在成都龙泉驿,因为龙泉驿的桃树很多,有吃不完的桃子,而且龙泉驿有山,与渔夫进入桃花源的地方很像。”

“我觉得是重庆酉阳,因为进入酉阳的大山洞与渔夫进入桃花源的大山洞很像。山洞里面还有钟乳石,看起来很可怕,但是出洞就能见到美景。”

“我选择北京平谷,虽然北京很冷,但是桃树也可以生长。”

“我选择西藏林芝,虽然西藏海拔很高,但是桃花仍然开得很好,我觉得非常神奇。”

思维的火花在闪耀,学生在桃课程之旅积累的感悟已经不知不觉沉淀在心,变成一种精神营养。最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心中的桃花源——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学校认为:以社会化学习路径展开的桃课程及一系列其他课程,其最终目的是建构一种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模型。格物致知的过程即是“运用材料(学)——发现问题(问)——探究论证(思)——得出结论(辨)——验证规律(行)”的过程。其实,不管是桃花还是桂花,都只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媒介,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高度探究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就能更好地让知识与生活产生联系并建立思维模型,进而利用自己的思维模型了解万物、认识世界。

(作者单位系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24日第6版

作者:洪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