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眼中,对联是特别深奥的,它的规则颇多,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然而对于古人而言,对联却属于快餐式文化,细看任何一首唐诗宋词,哪一首不是结构严谨,立意清晰,唯独对联,只需要符合对仗、平仄的要求即可。

明朝有一个大才子逛青楼,自持自己是才子,瞧不起青楼女子,谁知却踢到了铁板,被女子随口说出一副上联给难倒了,更重要的是,这副上联竟然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对出下联,这位身青楼女子出的上联是什么?被难倒的才子又是谁呢?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1)

图片:才子逛青楼剧照

一、明朝大才子

大家观看以明朝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时,经常都可以听到“四大才子”的说法。然而在历史上,明朝真正的才子却只有三位,分别是杨慎、徐渭和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位解缙,连影视剧中最红的唐伯虎都没有资格与这三位相提并论。

如果只论生命长度,解缙肯定无法名留青史,但是,他却用四十七年的时间,用生命去积攒了一部厚厚的史书。

解缙于1369年出生于江西省的一个书香世家,据说他还不会走路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了。解缙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称,十二岁那年,不但能熟练背诵《四书》、《五经》,还彻底理解透了这些典籍。

这事如果放在各种早教满天飞的现代,可能并不出奇,但是放在明朝,却足于看出解缙的优秀之处了。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2)

图片:童年解缙漫画

1387年,解缙前去参与科考,顺利通过乡试,还获得了第一名,也就是解元,这也是他被称为“解解元”的由来。隔年,解缙又继续往前冲,并且高中进士,成为了最年轻的进士。

解缙小时候跑到河里戏水,刚好被路过的县令看到,县令早就听过解缙的名号,而且对他非常欣赏。为了考验解缙,县令特地出了一副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并且告诉解缙,如果他答上来了,就把衣服还给他,如果答不上来,就把衣服带走,让他无脸见人。

解缙从小积累了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可能答不出来呢?只见他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万里长江作浴盆。从这以后,解缙的才子之名更加响亮。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3)

图片: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这世间总有不服输的人,有位尚书同样听到了解缙的名气,但是他却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解缙比他这个尚书更有文采。为了刁难解缙,尚书邀请众多文人墨客到自己家里饮酒,并且刻意把解缙叫上,准备让他在大家面前出丑。

在大家相谈甚欢时,解缙出现了,尚书一看到解缙身上所穿的衣服是绿色的,马上说道:“井里蛤蟆穿绿衣”。尚书当着众人的面,一出口便把解缙当作癞蛤蟆,解缙自然不会给他留任何情面。

当时尚书身上刚好穿着红色衣服,解缙同样以衣服入题,开口还击“锅中螃蟹着红袍”。绿衣蛤蟆好歹还是活的,红色螃蟹可是死的,解缙的还击,实在太漂亮了。尚书想挑衅解缙,却因为实力不济而吃了大亏,大家看在眼里,都选择默不作声,认为尚书是自取其辱。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4)

图片:大家都默不作声剧照

二、骄傲的才子

古代的才子都有一个通病,喜欢逛青楼,并且还以此为荣,解缙同样不能免俗。这天,解缙再次到青楼喝酒,酒过三巡,解缙便仗着自己的才华,不断的贬低其他学子,还以天下第一才子自称。旁边伺候他的女子实在看不惯他的样子,于是便递了一杯茶给他,并开口道:“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对联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不就是喝茶解渴嘛。不过,女子竟然敢出上联让才子对下联,又哪有那么简单呢?前半句“一杯清茶”确实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难的是后半句当中的三个“解”。

这三个“解”当中,第一个“解”读jiě,意为解渴;第二个“解”字读“xiè”,正是代表这位才子的姓氏;第三个“解”字读“jiè”,也就是解缙乡试时“解元”的身份。

三个“解”字连在一起,直接难倒了大才子,解缙半天没有答上来,觉得非常难堪,只好悻悻地离开。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5)

图片:青楼女子出对联剧照

三、成为朱元璋宠臣

没有对出青楼姑娘的对联,虽然让解缙觉得丢脸,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他的才华。相反,连当朝皇帝朱元璋都知道他的存在,还特地把他叫到跟前,将他视为宠臣。

朱元璋为了权势,年轻时制造了无数杀戮,晚年对后辈官员却突然重视起来。有一天,朱元璋把解缙叫到跟前,先是对他说了一番鼓励的话,接着便下达任务,让他针对当朝写一份建议。

得到鼓励的解缙一点也不把自己当成外人,当天就写了万言书,从朝廷制度的缺陷写到朱元璋本人的缺陷,甚至连朱元璋该读的书籍都提到了。

一个刚上任不久的官员,哪怕他再得皇帝赏识,还是得谨言慎行。解缙显然犯了官场最常见的错误,当他写下万言书时,他的结局似乎也被定下了。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6)

图片来源于网络:解缙人物介绍

不过,不管朱元璋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当他收到万言书时,还是对解缙表示感谢,还夸他有才。

皇帝的一句夸赞,让解缙以为皇上是温和的,一股劲地往前冲,完全忘记了前方的危险。不久过后,解缙再次上书,这一次他所写的是《太平十策》。

在书中,解缙纸上谈兵,挥斥方遒,然而,宦海可不比书海,帝王想要谁的性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解缙在写这本书以前,忽略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也就是当朝的政界往事。

在解缙上书的十多年前,有一个臣子也曾经写过万言书,结果,就因为提到了藩王过多,被朱元璋认为他是在挑拨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被捕下狱,最终被活活饿死。解缙在他的书中同样提出了藩王过多的观念,导致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一降再降。

一女子出的上联唐伯虎都对不上(青楼女子给皇帝宠信的才子出一上联)(7)

图片:解缙上书剧照

不过,解缙也不是没有辉煌的时候,时至永乐年间,历经第三个皇帝的解缙总算迎来春天,得到了朱棣的重用。然而,历经起伏的解缙还是没有得到善终,最终因为得罪朱棣而被活活冻死。

至于当年那位青楼女子所出的上联,穷尽一生也没有想到让他满意的下联。直到现在,那副上联依旧没有得到最为合适的下联。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