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凌晨的合肥街头,

彭霞骑着一辆小三轮车正往家赶,

她的三轮车上拴着60多只气球。

而她的任务就是

把这些批发来的气球带回家,

与丈夫一起售卖。

母亲背孩子夜晚路边卖气球抹泪(合肥袖珍妈妈路边卖气球)(1)

45岁的彭霞是合肥本地人,因为妈妈在怀孕时吃了药,彭霞打出生起就和别人不太一样,成年后身高只有1.1米,被称为“袖珍人”。

彭霞说,曾经的她非常自卑,不愿意跟人多交流。但自从2000年遇上她的丈夫,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慢慢接触社会。

每晚10点多,彭霞就会从家里出发,花上一个多小时,骑着小三轮车前往批发市场去买气球,等到第二天上午再去南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售卖,那里来来往往带着孩子打疫苗的家长,是她的主要客源。一直到卖完才收工回家。

母亲背孩子夜晚路边卖气球抹泪(合肥袖珍妈妈路边卖气球)(2)

母亲背孩子夜晚路边卖气球抹泪(合肥袖珍妈妈路边卖气球)(3)

如今彭霞和丈夫靠卖气球谋生已有十多年了。一只气球挣两三元,一个月卖气球平均能赚上2000多元,再加上两人有低保,日子还算过得去。除了给上大学的儿子学费和生活费之外,两口子一个月还能攒上1000多块钱。

母亲背孩子夜晚路边卖气球抹泪(合肥袖珍妈妈路边卖气球)(4)

彭霞常去的售卖点是南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那里有来来往往带着孩子打疫苗的家长,是她的主要客源。

生活如此清贫,彭霞和丈夫还是从微薄的收入里挤出来一些钱,用以资助贫困的孩子们去念书。

2017年,彭霞看到一则贫困大学生的新闻,很感慨,“我和我老公商量过,家里的存款够生活就好了,其他的钱供孩子读书。”

从500元开始,到1000元、2000元,再到3000元……彭霞和爱人的捐款数额逐年递增,截至目前,夫妻俩共捐助了6名大学生和24名小学生。

母亲背孩子夜晚路边卖气球抹泪(合肥袖珍妈妈路边卖气球)(5)

被捐助的孩子画了一幅画送给彭霞。

被“袖珍妈妈”感动到了

为她点赞!!!

合报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合报全媒体记者 高博 文/摄 通讯员 余亚明

来源: 合肥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