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赛克,不看资料光从电影揣摩导演,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德国人。他拍摄的电影跟地地道道的好莱坞式电影还地道,光影的运用,人物细致的刻画等看起来就是老手。关于道格拉斯.赛克,法斯宾德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对人类有爱,不象我们那样轻蔑人类的电影人”“我在瑟克的作品中,首次具体看到:哪怕是一个惟钱是问的体制下工作,个人独一无二的东西,仍然有见天日的生机”。从评价中可以看出达格拉斯·赛克在电影导演方面的天赋和独特视角。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1)

电影原名All That Heaven Allows,直译天堂里允许的一切,但更多的是翻译成深锁春光一院愁。电影名称翻译来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描写了深闺女子在春光烂漫的日子里,凭栏眺望,突生寂寞孤独离愁。根据整首诗的描述意境,用在这部电影里,与电影内容相映成趣,恰如飞来一笔,正正完美。唯一不够完美的大概是结局有点生硬。为了迎合好莱坞当下的大团圆结局,而把本该悲剧收场的电影生硬的套了一个大众结局。天堂里允许的一切,爱无关乎年龄,工作,阶级,体质等,只关乎纯粹的爱意。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2)

卡蕾是个丧偶多年的寡妇,一双儿女已经是长大即将上大学的年龄。作为上流阶层的贵妇人,卡蕾讨厌电视机,因为看到电视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空虚寂寞。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打扮的美美的参加各种聚会。压抑寂寞的生活让卡蕾对家里修剪树木德园丁罗恩充满了向往,她羡慕罗恩自由开朗,热爱生活的态度。她会偷偷把罗恩剪下来的树枝拿回来插到花瓶里,而罗恩也会把破损的陶瓷修复好了还给卡蕾,爱意从这些温馨的小事中缓缓流淌开来。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3)

如果他们生活在天堂里,不顾及任何与爱情无关的东西,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即将拥有一份珍贵浪漫的爱情生活。然而他们是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他们的爱情隔着太多东西了。有阶层的差距,一个是上层贵妇,一个是下层平民;有年龄差距,一个是中年女人,一个是年轻男孩;有儿子女儿的反对和周围邻居的闲言碎语等等。这些东西对卡蕾来说是一种枷锁,阻碍了她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道路。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4)

天性使然,追求自我的罗恩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卡蕾作为一个母亲,她有自己作为母亲必须承担的责任,她必须从儿子女儿的角度去考虑周围及世俗的眼光,无法随心所欲的追求爱情。达格拉斯·赛克在这里,用纯熟的摄影技巧很细致入微的镜头,带领大家深入体会到卡蕾的痛苦两难。光影的变换轻易的表现出卡蕾面对世俗的艰难抉择,一半在光明,一半在阴影,最终卡蕾走向了阴暗处。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5)

她不得不听从儿女的请求,斩断与罗恩的爱情。讽刺的是,卡蕾为了陪伴儿女,放弃了爱情,可放弃爱情之后,女儿马上即将出嫁,儿子也要去巴黎上学。眼看一个人的生活即将到来,儿子甚至为了母亲打发无聊,买了卡蕾讨厌的电视机。按照这样的逻辑情理进行下去,电影本该是一个充满了讽刺和阶级矛盾的爱情悲剧,但是为了迎合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后面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6)

转折点是罗恩掉落悬崖的事故,生死关头,卡蕾选择放弃世俗偏见和阶级矛盾,勇敢的站在爱情这一端,与罗恩开始新的爱情生活。电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权主义的觉醒,所以在世俗枷锁禁锢中开出的爱情之花才格外美丽独特。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7)

就像电影主题音乐——爱之梦,不管世间怎样,要永远相信人间有真爱。泰戈尔曾说:喜悦像露珠一样脆弱,它容易在欢笑中死去,而哀愁却是坚强持久,让含愁的爱在你眼中苏醒吧。即使爱只给你带来了哀愁,也信任它,不要把你的心关起。

植物园春色撩人故事(深锁春光一院愁中年寡妇再嫁年轻园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