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隋唐开科考取士以前,那些公卿士大夫和地方官吏,大多出自于皇族国戚、世族门阀、还有就是立过战功的将士,还有少数人出自于民间举孝廉,或朝廷招募的隐士从汉初的商山四皓,到汉末的诸葛孔明,从竹林七贤到陶渊明,这些隐士都曾应召出世这些人是真正的隐士,还是估名钓誉待价而沽的伪君子呢?下面说一个故事,是非曲直由您自行评判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叫沽名钓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沽名钓誉(隐世高人沽名钓誉)

什么叫沽名钓誉

我国隋唐开科考取士以前,那些公卿士大夫和地方官吏,大多出自于皇族国戚、世族门阀、还有就是立过战功的将士,还有少数人出自于民间举孝廉,或朝廷招募的隐士。从汉初的商山四皓,到汉末的诸葛孔明,从竹林七贤到陶渊明,这些隐士都曾应召出世。这些人是真正的隐士,还是估名钓誉待价而沽的伪君子呢?下面说一个故事,是非曲直由您自行评判吧!

东汉顺帝时期,皇帝为了朝政打算征召天下隐士,听说鲁阳(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有一个人叫樊英,隐居在壶山这个地方,朝廷屡次征召,但这个人就是不应召,于是顺帝就写下专门的策书用尊崇的礼仪来征聘他。樊英熟读易经,精通占卜,善于推断将来的灾难和灵异之事,很多远方的人士往往背着书箱来找他拜师学艺。曾经有一次,一股暴风从西方吹来,樊英就对他的一个学生说道:“成都那个地方一定发生了火灾,一定要靠神力才能挽救!”说着,就喝了一口水含在嘴里冲着西方喷了一口,并嘱令那个学生记录下日期和时间。后来有个蜀地的游客来到樊英家,说到某日某时成都那个地方发生了大火,幸亏从东方过来一团黑云,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把火浇灭了。学生把这个人说的起火日期和自己记录的相对照,果然丝毫不差,因此大家都对樊英奉若神明。州郡的官吏每次礼聘樊英出世,他都不答应。安帝初年招他为博士(汉代学官名)也不应征,顺帝准备下优厚的礼物准备招聘他,他还是托病推辞,本郡的官吏拿着顺帝的诏书,逼迫着他硬把他塞进车里赶到了京师,但是樊英坚称自己病得很重,就是不肯下车,于是朝廷下令,把他连人带车推到了朝堂,但是樊英仍然盛气凌人并不跪拜,顺帝瞧着他非常的生气,于是就吓唬他说:“我能让你生,也能让你死;能让你享受尊崇,也能让你沦为下贱;能让你富有,也能让你贫困,你为什么就敢这样怠慢我呢?”樊英从容地回答道:“我的命是天给的,命里当死就死,陛下您怎么能让我生呢?我看到暴君就像遇到仇人一样,进入朝堂尚且不愿意还渴求当什么达官贵人呢?贫民百姓居住在狭小的陋室中,能够自得其乐,面南背北的君王不见得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我还怕什么贫贱呢?陛下您怎么能使我尊贵,又怎么是能使我鄙贱呢?如果不合乎道义,即使把天下的财富都作为俸禄给了我,我也不回头看一下,我特立独行自由往来于天地间,虽然是粗茶淡饭,但也不嫌弃,陛下您怎么能使我富有又怎么能是我贫穷呢?”这一席话说出来,使得顺帝无词可辩,怒气也渐渐的消了,就命令太医给他看病服药治疗,每月都送给他好酒好肉。过了两年,顺帝又一次为樊英用隆重的礼仪专门筑坛设席,用公车拉他到朝堂,尚书捧着几杖,把他当作老师一般对待,樊英不得已就对顺帝行了臣子的礼节,受职五官中郎将。没有多长时间,樊英又称病告辞,皇帝就下诏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允许他回家养病。朝廷遇到有灾异的情况发生,就派使者去向他征询意见,樊英每一次的应对都一定能得到应验,但唯独在朝堂之上进行应对时,却显得平平无奇。所以,当时人们就讽刺他是浪得虚名,沽名钓誉不堪大用。各位,你怎么看这个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