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县特色鲜明的歌种。可分为生活民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几大类,总计有300首之多。尤其以《凤阳花鼓》、《鲜花调》(《茉莉花》)比较有名。自明朝中叶以后,凤阳民歌除在当地流传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凤阳民歌随着《凤阳花鼓》到处流传,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20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录制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有10首之多,风靡一时。其中,以“金嗓子”周璇演唱的《凤阳花鼓》最为著名。1935年,凤阳民歌《新凤阳歌》作为电影《大路》的插曲,由黎莉莉演唱,引起强烈反响。
凤阳民歌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景为主,如《杨姑娘上吊》、《姑娘吵架》等;情歌的数量最多,也最受民众喜爱,如《打菜苔》、《送郎》、《二姑娘倒贴》等,反映了旧社会青年女子对婚姻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劳动歌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唱的歌,有秧歌和号子之分,当地最流行的是打夯歌;时政歌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件的认识态度,有歌颂的,也有讽刺的,政治色彩浓厚,如《十杯酒》、《土改歌子》和《打离婚》等。
嗨子戏
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戏剧。嗨子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其中广为知名的地方性嗨子戏是安徽省阜南县和河南淮滨等地区,因唱腔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定腔,打板上韵,而得名。其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唱词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汉族传统戏剧之一。
嗨子戏又称嗨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表演时用“嗨”或“咳”字起调行腔,唱段字句中间也常使用“嗨”字来甩腔而得名。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代中期嘉庆至道光年间。早期嗨子戏为“围鼓坐唱”的说唱形式,以“花腔小调”,表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后来吸收花灯戏与民间歌谣等曲调而逐渐形成戏曲形式。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原名“梆子戏”,简称“梆子”,又名“沙河调”,是安徽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安徽阜阳、淮北、宿县、亳州、蚌埠、淮南以及河南沈丘、商丘、漯河和江苏徐州等二十余县市。其源为秦腔,流入阜阳地区后,吸收当地流行的坠子嗡、灶王戏、淮词、布袋戏、船工号子等民歌、小调,经过艺人长期的革新创造,又受到皖北地区乡音土语的影响,逐渐衍化成具有皖北地方特色的剧种。
淮北梆子戏的特点是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为“高梆”。淮北梆子戏的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飞板”4种板式。其板式结构与河南豫剧相近,但又有花腔多、甩腔多等突出特点。淮北梆子戏的剧目,大多改编或移植自历史题材,大戏情节扣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群众青睐。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广泛流行于安徽全境,简称“道情”,尤以萧县和界首最为盛行,且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与流派。其中,萧县的一支受邻近的山东同类曲种的影响较大,唱腔为板腔体,依表现功能和演唱流派有“寒腔”和“花腔”之分;界首的又称“坠子嗡”,唱腔多插曲牌,包括《满江红》、《倒卷帘》等“上韵”和《银纽丝》、《走码头》等“下韵”。表演形式多为一人自击渔鼓和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兼有说白。
渔鼓道情的传统节目有长篇的《金鞭记》、《三侠剑》、《杨家将》和《回龙传》,中篇的《王定保借当》、《雷公子投亲》和《八马骏》,短篇的《马前泼水》、《王祥卧冰》和《丁兰刻木》等。乡土气息浓郁,教化作用很强。
华佗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华佗五禽戏,五种动作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如能经常坚持综合练习,就能起到调养精神、调养气血、补益脏腑、通经活络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砀山县地处安徽省最北端,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接壤。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曾经横穿境内七百余年,水陆交通畅通,商贾云集,素有九州通衢之美誉。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交汇,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和民间传统文化积淀。唢呐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是砀山县这片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枝艺术奇葩。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砀山县广泛流传。明代王磬在其《王西楼先生乐府·朝天飞》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砀山民间对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
灯舞(无为鱼灯)
无为鱼灯是安徽省无为县民间流传的传统灯舞。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民间都要玩鱼灯。当地的民间习俗,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最后一天叫“收灯”。从开灯第一天起要摆供桌,由全村人负责祭礼,请道士做道场,一直到玩灯结束止。如村里有传染病流行或农作物遭遇虫害,都要玩鱼灯许愿还愿,将鱼灯作“神灵”来驱恶、赶魔、求平安。当地民间俗谚:“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认为鱼灯是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
无为鱼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传说,北宋时,包公到陈州放粮回朝后,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就这样,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了。
庐剧(东路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起源于皖中地区,汇集门歌、秧歌、茶歌、民歌、大别山歌等各种小调,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安徽省的江淮之间、皖西大别山区及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东、中、西三路。东路庐剧以芜湖(江南)、和县(沿江)一带为中心。它吸收了京剧的表演程式和武功,剧目题材由俗走向雅,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黄梅戏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柳编(黄岗柳编)
黄岗柳编分布于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亦有“编筐打篓,养家糊口”的说法。黄岗及其周边地区河湖滩涂密布,杞柳喜湿易于生长,史载“淮蒙盛产水荆(即杞柳),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明正德《颍州志》)。清代初年,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样式大方,结实耐用,曾运往苏、浙等地商埠销售。近代以来,黄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要举办庙会,庙会上柳编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繁荣,是远近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每年都要召开“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促进了柳编工艺的发展。
黄岗柳编制品为手工编织而成,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从上经、盘底到收口、拿沿,基本上是一气呵成,即便是用途特殊的梁棍、模具也都是编织而成。编织的产品有盛放面包、水果、糖食的各种盘子,存放图书报刊的书架,插放鲜花的花瓶、花架,广泛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洁白无瑕的光条编,又有色彩绚丽的色编,做工精细,结构严密,形体圆润,结实耐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