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bt工程模式,就是自己先出资基础设施项目,之后移交政府,然后由政府按约在规定时间内分期付款传说中的中国最大包工头严某就是靠这个模式发家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工程适合ppp项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工程适合ppp项目(国内最大包工头首创的BT工程模式有何利弊)

什么工程适合ppp项目

所谓bt工程模式,就是自己先出资基础设施项目,之后移交政府,然后由政府按约在规定时间内分期付款。传说中的中国最大包工头严某就是靠这个模式发家的。

据说,严某在1996年找到了一个没有人想要的项目,那就是修建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一部分,这个工程在他接手之前已经移交五次了。因为做这个项目不仅不会赚钱还会赔钱。

他估算了成本和收益后发现,如果不这做,将支付5万元违约赔偿金,做了的话可能会亏8万。但是严介和还是选择了干。幸运的是当时的南京市长邀请他吃饭,并决定把整个绕城工程给他。

在完成了整个绕城工程后赚了860万元。从那时起,严某和的生意越做越大,并逐渐爬上了事业的顶峰。而严某在国内自创的Bt工程模式也迅速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始进行,并为他带来了巨大财富。但该模式有利有弊,下面为大家分析。

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分为投资超预算及融资成本上升这两种情况。其产生的主要是因是投资方的融资能力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变化。

所以投资方在投标前应充分考虑己方的融资能力、项目规模、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并制定投资超预算的备用融资方案。针对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应该通过融资协议或BT补充协议约定处置方案,转移风险。

项目审批风险

BT项目的审批分为项目立项审批、BT模式实施方案审批、BT项目支撑性文件审批。项目立项审批包括环境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立项等问题,这中间环环相扣,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立项失败。

BT模式实施方案针对代表政府执行项目的业主、回购方式、回购期限和资金进行了约定。因BT项目回购资金来自政府财政资金,确保BT项目通过人大和相关行政机关的批准,并形成相应的文件及政策支撑,是BT项目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

风险防范策略

强化合同管理

BT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业主(政府)、施工方、保险公司、勘察、设计保险公司、原材料提供商等众多参与者,通过各类合同的管理,事先约定相关条款,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能有效的减少各种法律纠纷。

投资方应加强同业主(政府)间的合同商谈。就目前基础建设的市场环境而言,业主方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建筑商话语权十分有限,虽然目前BT项目投资方的话语权得到了相应的强化,但是条款中仍存在明显的权益和责任的不对称的霸王条款。

对此,在谈判中,BT项目投资方应充分引起重视,组织专业的谈判团队,熟悉BT运作模式的专业律师、造价预结算人员、财务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代表投资方,在充分研究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与业主或者业主代表进行谈判。尽可能的保证投资方的合理权益,防止合同条款明显的不合理权益和责任的不对称。一旦落实到文件形成法律效力,将给企业的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

融资风险防范策略

对于BT项目而言,因其前期需要大量至今的投入,因此,对于投资建设方而言,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融资能力和多渠道的融资平台。投资方应在投标前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分析相应的融资风险,并且做好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设立备选融资方案应对。

对多元化融资而言,可以利用发行公司债券、IPO、信托贷款、私募股权基金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取投资所需资金。对于支持联合体参与投标的BT项目而言,组成联合体对政府BT项目投标,整合资源,尤其整合融资能力强,承建资质高的建筑企业,也将对BT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

项目回购风险防范策略

相对与传统基础建设项目,BT项目因其需要投资方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并承担融资风险,相应的,投资方就绪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签订BT模式融资合同时,要求政府按项目签订回购协议,例如将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许可权转让给投资方。

并且,在与政府签订《投资建设合同书》或《BT合同补充协议》时需要确定政府对投资方的优惠政策,例如财税优惠、有利于投资方的项目管理政策,并为了降低回购风险,投资人需要政府提供回购担保,明确政府应以其现有的财税资源作为担保,例如国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垄断经营项目的收益权、以及政府其他财产作为担保标的物。并且应让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财政部门出具批准文件,保证土地出让后,BT项目的投资人享有该收益的优先受偿权。

部分引用建造师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