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肉丸没肉”“用胶水粘成牛排”之类的新闻就会被“惊曝”一次。但其实,这些技术,都是商家用来冒充“天然肉”赚了黑心钱而已。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1)

常见“合成肉”如何识别?

如果不想吃这样的“假肉”,去正规超市购买预包装的产品——根据配料表,也就知道所买的“真肉”“纯肉”还是各种不同的“假肉”了。

在日常购买时要擦亮双眼,而以下这5种肉多是合成肉的“重灾区”。

01

牛排

市面上的牛排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2)

原切牛排都是从牛肉上直接切割下来的一整块牛肉,价格相对较高;重组牛排(即合成牛排)是把碎肉合成一起来压制成牛排,过程中加了添加剂,价格相对亲民。

识别技巧:包装上有“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大豆分离蛋白、食用胶、卡拉胶”等字样的都是重组牛排。

02

牛(羊)肉卷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3)

街边小餐馆里的牛、羊肉卷售价极为便宜,原因就在于多是利用碎肉和粘合剂组成的合成肉卷。

识别技巧:合成肉卷容易散、纹路少、软黏、脂肪和瘦肉之间界限分明。

03

蟹肉棒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4)

就像鱼豆腐没有鱼、龙虾丸没有龙虾一样,蟹棒和螃蟹其实毫无关系,而是冷冻鱼糜的“仿生食品”。

蟹肉棒成分基本是:鱼糜、水、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剂。个别的成分中还有鸡肉和猪肉,螃蟹根本没有出现在配料表上。

04

鸡柳、鸡排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5)

类似的鸡肉制品是将鸡身上肉质较差的部分剔除下来,混合一些鸡胸肉,剁成肉泥,再添加淀粉增加肉泥黏性,搅拌成形后加入一些调味料,下锅炸制而成。

识别技巧:这类小吃入口很松软,一咬就掉,没有肉的嚼劲。

05

火腿肠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6)

正常的火腿肠都是用瘦肉和少量的淀粉制作而成。而有的肠是用边角肉、淀粉以及大量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的。所以,为保证食品卫生,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品牌。

合成肉有哪些(几种常见的合成肉)(7)

除了上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合成肉还有很多,如培根、午餐肉、肉丸子等等。

那食品添加剂是否会影响肉的安全性?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卡拉胶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而TG酶在平时吃的动物组织里也有,所以只要符合国家相关使用标准,大家可放心食用。

但并不是说合成肉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因为是拿碎肉加工的,工序比直接切肉复杂得多,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容易引发卫生安全问题。

===================================================

*中企红连锁店是中企虹集团旗下明星品牌。是由火锅食材店 社区便利店组成,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火锅器具、生活用品、烟酒、便利食品等多品类。互联网销售平台 实体店面 超市配送模式,为顾客提供产地直达的高品质、高性价比商品,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实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