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留言希望我们讲讲「儿童脾胃虚弱按摩和艾灸」这个课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儿童脾胃虚弱该怎么办?

在了解小孩脾胃虚弱的按摩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下如何判断小孩属于脾胃不和。

小儿脾胃虚弱的表现

小孩饮食后出现消化不良并且伴有容易拉稀、大便干燥、婴儿吐奶则有可能是脾胃虚弱。

每个人体质不同摄入也不同,小孩突然出现口气臭、舌苔厚、舌苔刚开始白后来变黄(黄是发热的表现)、手心比平时热、耳朵热、大便酸臭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适导致的脾胃虚弱。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1)

妈妈通过以上方法初步判断小孩是否脾胃不和后,便可以运用下面的按摩方法给小孩调理:

按摩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补脾经

位置:小儿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按摩方法:在小儿拇指螺纹面旋推,或将宝宝拇指屈曲,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5-10分钟。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2)

四横纹

位置:位于四根手指(食指到尾指)的第一个指间关节。

按摩方法:从食指往尾指方向推;人的手指关节高低不平,或以中指为水平线推四横纹,1天推200次左右,在小孩厌烦前完成。

作用:解决气血不和、厌食、口舌生疮,提高消化能力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3)

当小儿出现明显积食,以下的推拿手法就派上用上了。

板门穴

位置: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按揉,按住不抬手。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常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4)

捏脊

位置:在后背从大椎穴到尾骨

按摩方法:

①先从上往下捋一捋小孩的背脊,中指放在脊柱上,食指无名指自然分开,边揉边往下走,先让小孩适应;

②捏起背部的肉,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往上提,从上到下捏3-5遍, 然后从下往上捏;

③捏的部位是以脊柱为直线的宽带,捏上去以后四个手指沿着宽带轻抚下来。

④每天按摩3-5遍即可;如果不经常按摩,每次按7-8遍即可。

推拿以小孩感觉舒服为度,刚开始捏轻一些,适应后力度再加强。按摩后脊背微微发红(如果没有发红,不需要强制弄红)。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5)

捏脊功效:

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小儿推拿是调理儿童脾胃虚弱的常用手法。除了推拿,艾灸也是一种热门的调理方法。艾灸具有补虚壮阳、通经活络、温中散寒的功效,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特别适合用于调理儿童脾胃虚弱。

艾灸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取穴: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和中脘。

中脘:为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任脉等经络的汇聚之处,对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以胃的疾病为主,有益补中气、疏利中焦气机之效,对中脘施灸可保护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6)

足三里:增强免疫力、抵抗力的作用,对足三里施灸可调节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中脘和足三里相配合,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穴位组合。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7)

天枢:消食消滞、疏通肠胃、理气通便。以艾火的温热刺激,促进机体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节肠胃、健脾益气、温热散寒的目的。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8)

注意:儿童皮肤娇嫩,要适度把握儿童艾灸时长和温度,以温热为宜。切忌因灸量过大,对儿童皮肤造成灼伤。

饮食调理儿童脾胃虚弱

少食多餐

儿童吃得过饱,容易导致脾胃超负荷。家长可以固定孩子一天的饭量,同时分开几餐,让他能在消化能力范围内进食。

不多吃不贪凉

中医认为小孩属于热性体质,阳有余,这种体质容易贪凉。家长要限制小孩喜欢冷饮冷食的坏习惯,否则孩子会因此脾胃受损。

儿童脾胃虚弱不吃饭(孩子脾胃虚不吃饭)(9)

积食后不宜吃

儿童积食之后,首先家长需要调整小孩的食量,其次要让小孩少吃荤、鸡蛋、粗粮(积食期间小孩消化能力不足)、甜食、烧烤油炸食品,调整消化能力。

积食后应该吃

馒头、花卷这类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作为平时少吃多餐的“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