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在今天晚上,我终于读完了!太累了,长篇小说,一整本书,整整1100页,我又求精读,所以,很费力才读过每一页。这本书共有6000个英语词汇量,再者句子难度高,长句子多,从句较多,因此在网上被评为高难度,超六级阅读水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简短(累死我了1000页英语原著)(1)

先不谈英语,先说说《傲慢与偏见》这篇故事,这篇故事特别吸引人!《傲慢与偏见》,听书名,你会想到,讲人性、讲性格的?错了!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和其他某些披着爱情的皮,含着历史的里的名著不同,这就是一本单纯的爱情小说,但听网传“言情小说鼻祖”?我不确定,但肯定是一本爱情名著!

故事的结构是这样的:①伊丽莎白(Elizabeth)(主角)的家乡举办了一场聚会,众宾客来访闲言碎语,后期的配角们悉登场,主角与配角都各有闲话;②柯林斯(Collinse)登场,愚蠢假客套逗得人发笑,讲究客气的官方礼仪,假正经,像个小丑,求婚伊丽莎白失败后,又与夏洛特为金钱成婚;③达西(Darcy)表白伊丽莎白,但因为伊丽莎白憎恨达西的骄傲,又听信了韦克翰(Wickham)抹黑达西的坏话,所以严厉拒绝了达西,但等到读完达西的来信知道了有关韦克翰的真相后才恍觉误会!之后开始了解达西;⑤(高潮)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雅(Lidya)跟韦克翰私奔了,这件事惊动了整个大家族及其亲朋好友!家人们都忙着出动去找人,往来信件传递风声相当频繁!最后是达西通过中间人找到韦克翰再答应还债撮合成婚之后才解决问题抵消坏影响;⑥在丽迪雅与韦克翰的婚礼上,伊丽莎白的姐姐简(Jane)与彬格莱先生(Bingley)重修旧好,平淡结婚:⑦(重头戏)达西的姑姑凯瑟琳拜访伊丽莎白,极力阻止伊丽莎白与达西结婚!但之后达西却亲自来访,伊丽莎白抓住机会交谈,这时二人才澄清误会、尽释前嫌,达西感谢伊丽莎白打破了他错误的傲慢,使他重获新生,伊丽莎白在消除了家人们对达西的偏见之后,两人顺利结婚,大圆满!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简短(累死我了1000页英语原著)(2)

大圆满!

故事主线基本这样,看似简单吧,可是为什么,我读到中后部分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么好看?精彩!我的心跟随主角提到了嗓子眼,主要是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太会制造矛盾冲突了,会给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路上安排了大大小小如此多的阻碍,而且小说基本以伊丽莎白代入第一人称视角,心理的矛盾冲突非常多!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就是之前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听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伊丽莎白和达西没有在一起,遗憾!所以我读的时候一直在想,是不是要失败了?是不是要失败了?一直担心着嘞!吸引我一直读下去。最后看到大圆满了,我的心情,惊喜呀?感觉终于没有白读!

这本书对情绪的表达很深呀!重视交际,然后对人性,对那个时代的阶级关系,有强烈的暗示。背景是贵族家庭,聚会、联姻、投资,富人的生活,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还有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全书有很多角色的自白,就是描述一个敏感的人是怎么看待他人,怎么思考他人的本性的,这个人的动机,这个人的个性,还有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大量的分析都存在于角色们的对话之中,真是耐人寻味!

这本书能成为名著的原因,就是它对感情的描写太深入了,我读的时候,完全代入了伊丽莎白的视角,她的distress忧虑,她的awkward尴尬,太真实,她与达西先生的爱情遭遇重重障碍的时候,我总是期盼着善良的达西能够明白她的心意,不要因为愚蠢的理由而造成一生的遗憾。我读的时候基本上只有这一个概念,我也不知道这种代入感从何而来?第一人称视角 内心矛盾冲突,这就可以解释了吗?所以这就是名著成为名著的原因,感情真实毫不做作,而且,角色有灵魂,并且,爱情起起伏伏几经波折,一直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摇摆,由于这些原因,才让我产生了深深的代入感。

还有,这本书有一个有趣的点哦,其它书不常有,便是里面出现的有关“马车”的英语单词,太多了!因为时代是1800年,所以“来往信件”corresepondence,和“马车”carriage,都是当时的主要工具哦!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这本书的看法了,对爱情小说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傲慢与偏见》哦!这本名著表面是爱情,里子是感情,再来是人性,这么有深度的很少,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哦!如果你点开掌阅搜索pride and prejudice打开这本书,你一定会看到名字叫看范的我大量标注的笔记,如图1,百分百是我。接下来,我说,这不是一本英语小说吗?重点当然是“英语”!

先谈,英语小说包含了海量的单词语法和句子,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只需再多做一点点操作,那么用读小说的方式学习英语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读小说学到的不只有单词,还有句子,还有语法,还有语境,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自洽的语言仓库!不管是英语,还是其它语言,用读小说的方式去学习,都是高效的!因为小说的内容含量巨大,而且情节有趣可以吸引人学下去。

我是在百度上面搜“英语小说推荐”时看到的这本,某条回答推荐了这本而且我觉得那条回答很专业,因为我认识这本所以就从中选择了这本,然后阅读器恰好可以免费读这本,所以我选到这本是天意啊!哎呀不开玩笑了!

但是只读一本肯定不行啊,至少要读10本我的英语水平才可以有飞跃啊,放心吧一开始虽然很难但越往后读完一本英语书会越来越快!之前那条回答下面还推荐了《尤利西斯》,书名不知什么意思,我之后可以读它,但前提是把《傲慢与偏见》读完第二遍,然后把两本线性代数教材学完再出去找个销售的工作才可以开始哦!

我读这本时候,没算过时间,但估计至少花了150个小时以上,春节6天趁出去玩之后的空闲,还有之前在家的时间,删去没读的天数,统计一下,至少一个月以上吧!这也太慢了!好伤心这咋行呢?如果只是阅读的话其实花不了那么久,但我每一页读完都要记忆新单词,所以便多出了一些时间。我最先的时候,是先把单词记一遍,再把单词所在的句子读一遍,但觉得这样做太少了,不太能牢固记住单词。之后呢,我想,造句吧!就是,第一遍,先看英文单词,再想出它的中文意思;第二遍,先想中文,再想出它的英文表达;第三遍,造句,在心里面用这一个单词写一个句子;第四遍,再把书上单词所在的句子读一遍。这算记住了吗?但是这个方法无法检验,不知道自己记住多少,之后几次读到已记过的单词居然全没想起意思,而且“造句”的过程太难了,耗时间耗精力,我就放弃了这个方法。

“造句”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单词代入语境中去记忆,在我不造句之前,我是这样记忆单词:假想如果这个单词出现在别的文章中,它是一个什么状态,我认得出来吗?如果我要写英语文章,我又会怎么使用这个单词,它又是什么状态?这个不可能具体所以我只是想出一个大概的感觉,但这也太难了!不可能每一个单词我都要脑补出这么长的文章来,放弃这个方法之后用的“造句”的方法虽然轻松了一丢丢但仍然难度极高!因为单词太多了!所以我之后再换了一个新方法……

方法是,死记?算是吧!但也不同。如果只是像你认为的一样,想一遍英文,再想一遍中文,那肯定是很难记得住的!所以只有用“图像记忆”,我只有在脑海里,尽量地把单词的图像想得最清晰,再把中文的图像映在脑海里,都尽可能映得最清晰,好像真的看到了一样。然后我再想一遍中文,想“如果我想用这个词的话,我用什么英语单词表达?”然后再把英文单词的图像再想一遍。最后,再尽量让中文词语和英文单词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内,在脑海想出画面,单词的字母排列和中文都要清晰可见才行;之后,再读一次那个单词所在的句子;这就算记了一遍了。

我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头几次都记住了,又觉得不需要“造句”这么麻烦,所以便一直用这个方法记单词,也不知道好不好,所以有哪位大神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牢固加迅速地记住一个新单词吗?

然后,我读这本书的感觉,读前面时有一点难,但读到后面我感觉轻松加流畅,有几处简单的部分可以和读中文一样顺利。所以我认为英语是一门很具有欺骗性的学科,看似高难,其实往往是出于国内的教育没有让学生学会代入语境去学习英语。英语肯定不是靠刷题学好的,英语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国内的英语教育习惯于把英语拆解,把单词、语法、句子等学习内容分开,而不是看成一个整体。教材竟然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各个单元,单词分散,句子量少,文章短小,但语法繁多,习题还可以弄出花来,搞得英语好像理科一样!英语不是理科,它是重积累而轻逻辑!

所以我觉得,英语教育,除了要花一定篇幅教语法以外,其它的,应该像“语文”一样,教课文,教文章,在文章的后面列出重要的单词和语法点,识字(词)、造句、背书,讲课文,文章不能太短,可以培养出学生的阅读习惯。总之,英国人的“语文”怎么学,我们的“英语”就怎么学!

最后,国内的英语教育确实低效,但我不在乎,我关心的只是我自己要如何打算呢?我最近只是精读了1本《傲慢与偏见》而已,再精读5本,或者精读10本中高难度的英语小说,才能真的变强哦!要当成习惯,把它当中文书一样看待,想象成和中文书一样的身份,和读中文书一样读它,不要觉得有区别,就好啦!

我实在纠结以后该怎么办,先接着读《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和《线性代数的几何意义》这两本,然后《傲慢与偏见》要不要读第二遍呢?读第二遍如果不求记忆单词只求读通顺的话会少花一点时间,但是这谁受得了啊,都已读过一遍知道故事情节了,而且我已把笔记导出,划线单词已经单独导出了记起来方便,所以要读第二遍吗?尽管如此,肯定还是要啊,好痛苦!笔记已经存了,可以等一个星期以后读第二遍。

然后过年以后我必须要去找“销售”的工作!所以我现在不能以“事情”为导向,而要以“状态”为导向,不是说我一定要做成什么什么事,而是说我一定要达到什么什么状态,如果全天候保持某种好的状态,那么事情自然而然会做成,而且变强的过程也是自然且稳定的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