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孝武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属永嘉郡,建县从此开始。南朝宋、齐、梁、陈因之。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永嘉郡立处州,乐成属处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属东嘉州。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奏改县名为乐清,属温州。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乐清县属吴越国温州静海军节度。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温州降为军事州,乐清县属两浙路温州军事州。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罢军额复温州,乐清县属两浙东路温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乐清县入元版图,属江淮行省浙东道温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乐清县属浙江行省温州府。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乐清县入清版图,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均隶属浙江省布政使司温处道温州府。辛亥革命爆发后,温州成立军政分府,乐清属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乐清直属于浙江省。

  1949年5月县境解放,中共浙南特委一度设立黄乐县,乐清县大荆区划给黄乐县,西门岛划给温岭县,双溪县(今永嘉县)两港区划给乐清县。此时乐清县境北至白箬岭,西至楠溪。8月,黄乐县撤销,大荆区重归乐清县,两港区划还给双溪县。1950年5月,属温岭县的西门岛划还给乐清县。1951年,将乐清县翁垟镇所属的小门山岛划给玉环县。1956年,属温岭县的湖雾乡划给乐清县,永嘉县大岭头、山益山卒两村分别划入乐清县甸岭乡、岭底乡。此时起至今,县境未变。1968年,温州专区改为温州地区,乐清县属之。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称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乐清县归温州市管辖。1993年9月,乐清撤县设市(县级),由省直辖。

乐清发展历史(浙江温州乐清市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