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中国这个曾经被封为 “自行车王国”的国度重新被自行车所占领呢?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

答案是: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2)

共享单车的概念当然不是国产的,而是诞生于有着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国度的荷兰。在1965年荷兰,由一群年轻人发起的“白色自行车计划”就是共享单车的源头所在。他们将车刷成白色并没有上锁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使用,这样的行为其实意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去反对汽车在道路上的霸权主义行为。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3)

破坏共享单车、私藏单车这些事情都被说烂,不如聊聊这种出行方式的意义。如果说共享单车最初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回家的最后一公里或者说去地铁站/公交站的那段距离,这样的解释勉强可以接受。假如走路需要三十分钟,那骑车应该只需要十五分钟,那它确实有存在的意义。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4)

但要说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为了提倡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那这样的解释就需要考量一下了。健康、绿色的前提是安全,单车在中国道路上往往都是最弱小、最容易受伤的,骑单车真的就安全吗?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5)

在荷兰,从1890年起就开始建设自行车专用道,目前已经形成了3.5万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百分三十多。然鹅,在中国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几乎没有分隔。就算有,也是被电动车三轮车占领,有的地方甚至和行人也混在一条路上。如此危险的骑行环境,再遇上操作不当的行为,或者操作不熟练的骑者,最后受伤的肯定是骑车人。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6)

最近在浙江一位女学生在大罗山景区上路骑着借来的“死飞”下坡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坠崖身亡,最后车主和售车的店家被索赔60余万。小编觉得,这个事故的发生其实是对共享单车的一个警醒。谁都不能保证骑着共享单车就不会发生事故,那如果发生类似事故,这个责任最后算到谁头上来呢?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7)

说完安全问题,再说说健康、绿色,虽然没有具体数据表明共享单车到底有没有给城市带来环境上的改观,但是至少人们的出行方式上多了一种环保的选择。然而,这样新的出行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共享单车肆意横行,占领人行道、盲道、公交车站。同时也滋生了多个平台,都想要分上一羹共享单车的甜点。很难想象,这样疯狂增长持续几年之后,大量被遗弃的破旧单车将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8)

OFO,摩拜作为两家最早出现的共享单车平台,他们的战斗和Uber中国与滴滴出行有些相似。最后的赢家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看到的,这必定是一场烧钱的游戏。可是有人就问了,他们既然都收了那么多押金为什么还需要烧钱呢?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9)

摩拜单车的押金为299元,ofo为99元,以摩拜单车去年12月的活跃用户量313.5万人计算,活跃用户的押金总额超过9亿元。传闻的20亿押金甚至连摩拜单车CEO自己都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在这个月初,摩拜单车更是被爆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虽然原因是因为不在营业执照登记地办公,但是此举一定表明摩拜单车已经被盯上了。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0)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1)

再看看ofo,ofo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1.2%,超过摩拜单车位居第一,同时还获得了D轮4.5亿美金的融资。可想而知,ofo手里攒着的那笔押金钱数额也绝不可小视啊。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2)

那这笔钱可能干嘛去了呢?最大的可能有几种,第一,就是用在生产单车上,ofo产能在3万辆/天,摩拜单车自带黑科技所以产能低于ofo,在1.4万辆/天。第二,就是用在投放单车和营销活动上。第三,嘿嘿,这一大笔金额做理财做投资,少说也能捞上一大笔。二月摩拜单车就与招行达成战略合作,带着银行一起赚钱。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3)

其实消费者真正担心的不是他们拿这些押金干什么,而是担心这个钱能不能及时退回来。真正关心的不是如此庞大数量的单车在城市里到底有没有必要,而是关心哪家单车好骑哪家单车实惠。

共享单车了解一下:我们真的需要吗(14)

最后再说一句吧,在各大共享单车平台各显神通争夺市场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对消费者的权益作出保护,无论是车辆安全、使用指导、支付与退款还是咨询投诉,都需要处处为消费者着想、为消费者服务。光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共享单车,那一定走不了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