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过去,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度研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从而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第一次看黑格尔的《小逻辑》还是3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80年代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读过马克思、黑格尔、尼采或叔本华的书,几乎没法在校园里混。以当时的学识和理解力,自然是无法读通黑格尔的思想,除了记住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大脑基本上处于一片混沌状态。坦白地说,读了但等于没读。
在之后的30多年里,读书不下万卷,行走不止万里。在海外学习生活的十余年里,对西方历史、地理、文化、宗教、艺术、哲学、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都有广泛涉猎。在有了相当的思想积淀,也有了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再加上自己也写过200多万字的书,所以在2021年初准备再次通读黑格尔的《小逻辑》时,我是相当自信的,准备反复阅读三遍,一个月彻底拿下《小逻辑》。这已经是极端保守的计划了,按照自己正常的阅读速度,应该是平均一两天读完一本书。
结果令人震惊,《小逻辑》读了将近一年才真正入了门!
读完第一遍的总体感受就是气急败坏!
我居然完全没有读懂!最让我生气的就是为什么黑格尔不说人话!比如存在论的第一句话:“存在只是潜在的概念。” 这九个字就能让人崩溃一个上午。我们的文化传统从来不把存在当成主词,我们习惯性地认定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存在,存在是默认的事实,根本没必要专门提出来讨论。另外,一个苹果存在着,是我们给它定义了概念,存在和概念并没有什么“潜在”的关系嘛。全书充斥着这种莫名其妙的表达方式,违反常识和直觉,甚至完全不合逻辑。我自觉生气是很有道理的,不骂人已经很给黑格尔面子了。第一遍的读书方法主要是用黄色荧光笔划出不理解或感觉需要反复阅读的部分。
生气归生气,书还是要继续读,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小逻辑》确实是名著,我就不信自己会理解不了一个200年前的旧思想。
读完第二遍的感觉是焦头烂额!
虽然逐渐适应了黑格尔不说人话的表达方式,但大量极端抽象的概念让我头晕眼花,我根本记不住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了。人类从600万年前与猿猴分离,我们的脑回路最习惯的思考方式就是形象思维,看见猛兽就逃走,看到野果就采摘。我们大脑的神经元网络最容易捕捉的记忆点永远是形象和直观的景象,我们天生厌恶抽象的东西。
黑格尔最经常使用的扬弃一词,代表既抛弃又保留的意思,如尺度扬弃自身进展为本质。要真正搞明白这种表达的含义,我被迫动员起所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将扬弃想象为滚雪球的过程,存在将自身卷裹起来向前滚动,本质成为最外层的积雪,或者像煎饼果子,最里面的油条是存在,外面的煎饼是本质,以便强行理解“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内在于本质、存在必有本质”的结论。
我知道,黑格尔最厌恶这种形象思维,他坚信纯粹的抽象思维才是通达真理的唯一途径,但东方文化天生缺少抽象思维的DNA,我不依靠形象思维,就没法理解他的真理。于是,我被迫发明出数十个形象思维的模块,以替代黑格尔绝对抽象的理念,目的是为了降低记忆抽象概念时的烧脑强度,这个过程令人心力交瘁。第二遍的读书法,主要是用橙色荧光笔标注出书中必须理解或需要形象化的内容。一番焦头烂额之后,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决心,必须和黑格尔拼了,不吃透小逻辑就绝不松口。
我搞出了大量形象思维的土办法,以华尔兹舞象征辩证运动的正反合,以递归模型象征存在、本质、现象、现实的嵌套关系,如现实内嵌现象,现象内嵌本质,本质内嵌存在
读完第三遍的状态却是生无可恋!
黑格尔的《小逻辑》实际上是一部哲学层次的“创世纪”和“进化论”,在初步习惯了黑格尔的表达方式和核心概念之后,又遭遇到更大的困难,我不能理解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我无法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分层背后的原理。比如,为什么本质是存在的一种映现或反思?这种定义让我对啥叫本质都产生了信念动摇,我甚至不敢肯定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解是不是完全错了,因为突然搞不明白本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同样,为什么本质进化的下一步是现象,而现象进化的结果是现实,更糟糕的是现实怎么会最后变成了概念?更深的困惑是,存在、本质、现象、现实、概念这五个逻辑层,到底是时间顺序上的前后关系,还是空间意义上的逐步展开?黑格尔没有明说,而且暗示也前后不一,我不得不反复琢磨他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词的前后用法。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概念前后用法的微妙变化让人抓狂,比如自身同一、自身联系、自身映射、同一和统一、形式与内容等等,在五个逻辑层面上是有所变化的,可黑格尔却并不解释。
反复思考实际上产生了颠三倒四的后果,我发现前面自以为已经理解的东西突然读不懂了,大逻辑的困惑,导致小概念的错乱,极度抽象的东西本来就绕人,读几遍脑子还是转不过来。这个阶段中,每天读《小逻辑》的时间已经超过8个小时,基本上四五个小时的连续阅读之后,都会产生头痛和晕眩感。我在书上开始用黑色签字笔画圈圈,不仅是强调内容重点,也是帮助自己在阅读时保持注意力不至于精神散架。
当一个月读完三遍《小逻辑》之后,我的感觉是心如死灰,生无可恋。一本200年前的书都无法理解,我深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不好使?这时《小逻辑》已经将我整个人生积累了数十年的理性思维的自信心彻底摧毁。
放弃,还是坚持,这是一个问题!
在极度痛苦之中,脑子里突然蹦出了黑格尔书中的一句话,本质必然会彰显出来!我好像在无边的黑夜里,瞥见一道闪电,一个人的本质也必然通过他的选择彰显出来!
这时,绝望突然转变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放弃?绝不可能!要拼命吗?没必要!放空自己,不要较劲,彻底浸没,慢慢感悟。这成为下一轮读《小逻辑》的指导方针。
如果说前三遍算是攻克《小逻辑》的第一次战役的话,总体的感受就是愤怒、焦虑、痛苦。当真正放下自己之后,我知道这是一场真正的智力持久战,必须以无尽的耐心和无穷的时间来慢慢融化那坚不可摧的抽象思维的铜墙铁壁。
3月起,我发起对《小逻辑》的第二次战役。从方法上,我做了一些新的调整,从看书转向重点依赖思维导图,也就是将书中的关键内容搬到思维导图之中,以空间记忆叠加形象记忆来强化对内容的熟练度。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在以前读书的过程中,反复阅读到十遍以上,的确能够屡屡攻克最难啃的书。于是,第二战役的主攻方向就是彻底熟悉《小逻辑》的内容。
另外,我主要读的是贺麟版的《小逻辑》,其中有些翻译十分费解,于是找来中英对照的版本相互参详。当然,德文原版最理想,可惜我不懂德文,而英文转述德文的方式基本能够满足攻坚战和拔钉子的需要。
虽然搬运书中的内容到思维导图上,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但逐字逐句抄写内容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内容熟悉方式,然后在导图上加自己的批注很是方便。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将别人对黑格尔的理解和评述并列在正文旁边,这段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黑格尔的论文,从不同的侧面增强了对《小逻辑》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在导图上读内容,也必须经常跳回书本,找到前后关系和内在逻辑。
第二战役大约持续到夏天,经过近6个月共十余遍的导图与阅读的联合超饱和攻击,我对《小逻辑》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原先面目可憎的黑格尔式“黑话”也变得亲切起来,自己在写东西时有时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启动“黑话”模式。
总的来说,第二次战役的感受仍然是相当痛苦的,但痛苦中有已有亲切和感悟的成分。
从8月开始,我发动了进攻《小逻辑》的第三次战役。这次的主攻方向是从思维导图转向制作PPT,这意味着我需要给别人讲明白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三次战役从8月初一直持续到12月底,特别是围绕着本质论这一战略制高点,展开的是一场殊死较量,是一寸寸土地争夺的白刃战,在战况最激烈的11月和12月,甚至达到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凌晨三四点的狂热进攻,然后上床脑子里继续进行复盘和推演,直至天光发亮才昏昏睡去。这是读《小逻辑》最痛苦、最上瘾,也是收获最大的阶段。
到12月底,通读《小逻辑》已不下30遍,重点篇章甚至超过了50遍,有些章节已经涂抹得难以辨认原文,我已经可以自如地推演从存在直到概念的所有逻辑过程,自信没有漏掉全书的任何一个自然段,也没有任何一个概念未经自己推演,并且全部概念都必须作图以逼迫自己毫不含糊地理解所有细节,否则就无法画出来。
此时,积累了数十年的知识储备突然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出。在一天散步的路上,毕加索的名画《小提琴与葡萄》、大卫·胡贝尔获得1981年诺贝尔奖的大脑神经元实验、苏东坡八面受敌的读书法、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等貌似毫不相关的东西,同时在脑海里冒了出来,我几乎是在一两天之间想明白了困扰我近一年的很多重大难题。
比如,胡贝尔实验揭示出的是,我们看到的每一幅图像在大脑中都被分解为三十多个频道,某些神经元组对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高度敏感;另一些神经元组则容易被强弱对比度、深度、颜色、特定运动方向等信号激活。大脑的视觉区就是多频道视觉信号组合而成的空间图像世界的托扑图。为了获得意义,大脑需要将被分解的特征单元碎片重新组合起来,最终完成图像的识别工作。
毕加索的名画《小提琴与葡萄》在本质上完全一样,欣赏者必须自己在大脑中完成图形碎片的重新组合以获得对绘画的理解,从而参与艺术的再创作。同理,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将一本书读很多遍,每遍只定向吸收一个侧面的知识,最后汇总而成对该书的总体认识。当然,分层汇总的原理在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即分层抓取典型特征,以获取更突出的标志性信息,然后将标志性信息进行“组合创新”,最终识别出模式的类型。
毕加索的名画《小提琴与葡萄》
当我突然想明白分层汇总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小逻辑》的概念组织原则的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存在、本质、现象、现实、概念这五个逻辑层,其实是黑格尔认识事物的“五面受敌法”(当然还可以细分),每一层专门提取本层的典型特征,然后逐层递进,并在概念层实现标志性信息的组合,即确定事物的概念。当混沌初开时,存在层开始出现有与无的变易,本质层接着出现同一和差别的分化,现象层则表现为形式与内容开始转化,现实层则是内与外所代表的可能性与偶然性的对立所展现出的现实性的苗头,而概念层就是实体的力量和自由的原则蓄势待发的状态。因此,任何一个存在的事物都可以从这五个层面分别认知,并最终综合成为概念。虽然黑格尔没有明说,但我认为这五个层次在时间上有先后,在空间上有展开,在逻辑上有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经网络与黑格尔的抽象逻辑层
想明白了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我把《小逻辑》归纳成四句话:存在必有本质,本质必表现为现象,现象内外同一必成现实,现实从必然走向自由就是概念!
终于,在2021年12月25日,胜利完成了第三战役,从存在论到本质论已经全线贯通,《小逻辑》最核心、最困难、最精深的部分被全部拿下。
总结2021年研读《小逻辑》的心得,有如下体会:
西方哲学起源于规定性,中国哲学发端于无规定性。西方哲学从一切规定性都是否定性的推理入手,发现了辩证法的精髓(规定性就是画界,立刻就会产生界内与界外的对立和矛盾,逻辑推理就获得了抓手,可以无穷创造概念),而中国哲学是从物极必反的感悟中洞察出辩证法的奥妙(靠直觉,无抓手,难格物)。西方哲学是认知世界,中国哲学是感知万物。
从规定性出发,西方哲学经历了2000多年无数杰出大脑的集体智慧,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从笛卡尔到康德,无数先哲创造出了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概念体系,在黑格尔的手中经过了彻底的刀削斧正、梳理重整,并由辩证法一以贯之,从而创造出一整套前无古人和雄伟恢宏的哲学思想大厦,成为西方文明在抽象思辨领域所达到的巅峰水平,而《小逻辑》正是其巅峰之上的明珠。
全书最令人震撼的就是黑格尔辩证思想的展开过程(未经自己全程推演,无法感知其震撼力),堪称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节节升高,其逻辑严谨性、结构工整性、体系层次性、概念准确性、衔接精妙性和思维洞穿性,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堪称是西方文明所锻造出的最锋利的思想武器。
中国哲学从原始基因的层面就缺乏对规定性的执着,这导致中华文化长期不擅长于以规定性确立命题,以命题驱动逻辑,以逻辑组织概念,以概念构建理论的抽象思辨,这是中国无法创造出现代理论的根源。
中国要想真正超越西方,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赶超,还需要在理论上实现原始创新,这要求中国必须彻底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特别是辩证逻辑的强大工具,并以之重新解读中国、印度、西亚等东方哲学的精神内核,然后以更高的“概念”将东西方哲学的精华纳入成为自身的环节,继而发展出全新的文明阶段,这就是东方的文艺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