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下陷的理论来源大气一名最早出现在《内经》,并且在各处代表的意义不同,有外界的空气、有大邪之气、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宗气等不同意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的讲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的讲解(张锡纯与大气下陷)

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的讲解

一:大气下陷的理论来源

大气一名最早出现在《内经》,并且在各处代表的意义不同,有外界的空气、有大邪之气、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宗气等不同意义。

以下只论述张锡纯理解中的大气,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心肺之气”、“宗气”。(因张氏将此论述为大气,故而本文全程用大气指代现在所说的宗气。)

《灵枢经·五味篇》中说,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这段文字表述大气积攒在胸中,受脾胃的滋养。

《灵枢·邪客篇》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这里提出了宗气的概念,实际上也就是《五味篇》所说的大气。

由此可以总结出内经时代对大气生理功能的认识:1.维持人体呼吸功能 2.推动心脉运行

二:大气的来源与功能

大气是盘踞在胸中主管肺呼吸功能和助心行血的气。

大气从肾中所藏命门之火而生。《内经》云“少火生气”说的就是大气的源头所在,当少火缓缓生气之后,其气上升又经过脾胃生化的气血精微的滋养,逐渐生长壮大,上升到胸廓驻扎于此。就像一棵树一样,它的根扎在于肾中,脾胃产生的肥料不停地浇灌,逐渐生根壮大,开枝散叶在胸廓。

大气是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所。胸中的大气,撑持全身气机运行是人体内部气机统帅。 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 首先上走息道, 推动肺的呼吸; 其次大气贯注心脉中, 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另外, 大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 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三:大气下陷的表现

当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在胸廓中的大气不能维持的时候,大气就会下陷到中焦,就像一只气球的气不充足,就难以飞到高处,这种情况即是大气下陷。

大气首先上走息道, 推动肺的呼吸:

肺主呼吸,大气不足则胸闷气短(张锡纯认为这种满闷因为大气空虚,外界之气挤压而导致),呼吸急促,喜欢深吸气。肺主皮毛,虽然天气不热,由于肺气不足不能固摄肌表,所以汗很容易流出来,这类人大多不想说话,说话声音很小。

其次大气贯注心脉中, 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大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流运行,患者多会面色苍白,容易心慌、心悸,心中常觉得慌乱不安,却说不出什么原因导致。又因为津液血液依靠气的推动而运行,气塌陷在下,不能运载津液上润诸窍,患者常觉咽喉不适,发干,鼻子也不灵敏,容易堵塞,甚至嗅觉减退,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

另外, 大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 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长期心肺功能下降,患者多出现诸多虚劳病的迹象,日久伤及元气,出现诸多肾气虚损的表现。

这些患者在脉象上,整体常大多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原文论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其时作寒热者,盖胸中大气即上焦阳气,其下陷之时非尽下陷也,亦非一陷而不升也,当其初陷之时,阳气郁而不畅则作寒,既陷之后,阳气蓄而欲宣则作热。迨阳气蓄极而通,仍复些些上达,则又微汗而热解。其咽干者,津液不能随气上潮也。其满闷者,因呼吸不利而自觉满闷也。其怔忡者,因心在膈上,原悬于大气之中,大气既陷,而心无所附丽也。

四:大气下陷的原因

1.劳累过度

过于操劳, 过劳则伤气,大气为后天之宗主,若不知养护, 过度耗伤则终致虚陷。

体力劳动最是耗气,脑力劳动常多耗血,所以体力劳动者要适当补气,脑力劳动者要适当补血。长期大量体力劳动本身就消耗气力,况且劳动时出汗很多,导致人体之气随汗外泄,加重这种情况。

2.肺心虚弱

肺气虚则呼吸不利,一方面不能充分摄取自然界清气以养大气: 另一方面大气努力助肺气行呼吸而耗伤, 终致大气虚陷。心气不足则行血无力,大气分出部分助行心脉,久则耗伤虚陷。

肺气虚这一点在教师和唱歌的人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工作一天之后,常觉的气不够用,嗓子嘶哑。好多人都吃清热解毒类,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我治疗过两个,一个从脾胃论治,一个从大气论治。都重用黄芪,黄芪补气,配合升药,将气提升到咽喉,嗓子有了气血津液的滋润,就很快恢复正常。所以,经常说话唱歌的人,出现咽炎不要总是使用北豆根胶囊之类清热解毒,可以在补气的基础上稍用清咽利喉即可。

3.七情所伤

惊恐不安,长期抑郁等情绪导致气机病,《内经》曰:“恐则气下,怒则气上。”

恐伤肾思伤脾导致不能够滋养大气都好理解,怒则气上这一点,张锡纯认为生气的时候肝气上行,把胸中大气排挤下去,且生气严重时候,气的脑袋发昏,说话都不顺畅,生气导致木旺克土,脾胃虚衰,就容易导致大气下陷。

4.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大气,使其渐虚而陷。 在张锡纯的时代,普通人想要吃饱饭是很困难的,大多数人食不果腹,饥寒交迫,脾胃不能滋养大气,则自然出现大气下陷,严重一些中气下陷也是有的。虽说如今吃饭问题已经解决,可是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紧张,好多人早晨不吃早饭就去工作,长此以往大气就会慢慢下陷。当脾胃病日久,脾胃生化气血精微的能力严重下降,不能滋养大气,则也会出现大气下陷。

5.肾气不足

长期的房劳或者其他诸多原因导致肾气亏虚,肾中元气为大气之根,如元气不足, 则根源匮乏, 大气亦随之而虚陷。

五:大气下陷的治疗

升陷汤

原书中提出了升陷汤、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四种,我们只谈升陷汤,其余的一看名字就大概知道里面添一点什么药了。

生黄芪 知母 柴胡 桔梗 升麻

升陷汤,顾名思义,就是将下陷的大气提升起来。

黄芪是升陷汤绝对的君药,用的最多,黄芪善于调理肺气,其性平稳,使胸中之气缓缓充足。肺气充足肌表得固,出虚汗的情况下也会好转。在临床中根据病人情况,一般是30克起步。

除了黄芪以外,柴胡与升麻也是提气的,柴胡为少阳之药,提气自左而升,升麻为阳明之药,提气自右而升,这两个药经常一起用,提气的作用更强,再加上桔梗更好了,桔梗可以宣肺气载药上行,让整个方子的药性往上走。最后用点知母来反佐,来中和一下黄芪的温燥,知母可以滋阴可以清热,这样容易上火的人喝了这个升陷汤也不会上火了。

张锡纯说:如果此人气分不足很明显,添人参加强补气作用,添加山茱萸防止气分涣散。

昔年人参野生力大,普通病人少用,如今人参可直接用,不必担忧力道过猛。况且胸中大气不足,必然心肺阳气不充足,添桂枝甘草汤振奋上焦阳气。长期大气不足的患者血运不畅,看情况酌添丹参之类。

六:大气下陷与中气下陷

大气下陷、 中气下陷都属于气陷的病证。前提都是气虚无力托举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脾胃的升降在全身起着中轴作用, 脾胃居于中焦, 肝肾之气随脾气而升, 升则上输于心肺: 心肺之气随胃气而降, 降则下归于肝肾。 没有脾胃的升降运动, 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 后天之精不能运化。 饮食、 清气无由出入, 痰浊废物不能排出。只有脾胃健运, 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 的升降运动。

大气下陷主要脏腑在心肺,病变多体现在在心肺功能的明显下降;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等。况且大气的充足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的充盛与否有密切关系,所以中气不足也是导致大气下陷的重要原因。

而中气下陷证的主要脏腑在于脾,其包括了上气不足和中气下陷两方面。 上气不足因为脾虚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而出现头晕、 目眩、 耳鸣等症。 中气下陷指脾虚无力升举,内脏位置维系无力,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 肾下垂、子宫脱垂、 脱肛等病变。

如果推敲升陷汤,其实也是照着补中益气汤的思路走的,大气下陷与中气下陷都是气陷病,所以方子里面都有黄芪、 升麻、 柴胡以补虚升陷; 但是大气居于胸中,所以升陷汤中有桔梗一味,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而补中益气汤中则以人参白术等补养脾胃。

由此可见大气下陷与中气下陷在联系的基础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所以在临床中要详加审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