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正在读高中的儿子极度厌学,当初为了进这所学校,全家人可谓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如今眼看着孩子的成绩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无奈之下只好给孩子办理了降级手续,回到高一重读。
可是,孩子的厌学情绪依然没有改观。这对夫妇都属于那种对孩子的学习抱有高度期望值的人,每天不停地和我倒苦水,坚决不接受孩子的辍学请求。
反正就是一条,无论如何,你将来也要考上个本科院校!
讲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的,其实很多智商程度中上的低学历成年人当年都有过不错的学习条件,可有条件读书和“把书读成”是两码事。说到底,读书这种事还要看个人的心性如何。总有人说,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话倒也没错,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你只需把课堂上的40分钟利用好,争取弄懂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即可,其他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了,并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
可是,道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谁来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准答案自然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我的这两位朋友都有着货真价实的大学学历,孩子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位人民教师,所以孩子还是很聪明的,但这两口子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他们结婚后就一直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孩子出生后,孩子自然就由爷爷、奶奶带着,孩子的爸爸喜欢和同事喝酒,妈妈则是一位歌舞爱好者,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所以在孩子读中学之前,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参与度很低。前两年孩子的爷爷因病去世,这个错误带来的隐患终于开始爆发。
我们知道,习惯不分好坏,一旦养成,都很难更改。这个刚满18岁的大小伙子当然也不例外,可想要让他在这个时候养成一个新的学习习惯,这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父母和孩子就陷入了围绕着学习问题而产生的拉锯战,周而复始,无休无止。
终于,孩子抑郁了,两口子也懵了。
我给过这对夫妇提了两条建议。
一,给孩子的未来打个折
具体说来,就是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必执着于二本院校的理想底线。
二,给孩子按一个暂停键
什么学习成绩、将来考二本及以上院校的想法,统统暂停,先把孩子的心灵问题解决好再说,一味地和孩子要成绩,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的社会功能受损!
三,辍学
为了避免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及时止损,待孩子痊愈之后再说。
可是,这对固执的家长还是无法接受任意一条建议,并且在孩子服药期间依然去不停地督促孩子的学习,事情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似乎就走进了死胡同。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孩子的爷爷、奶奶受教育程度不高,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我们都知道“隔代亲”的现象,所以他们在面对家中唯一的孙辈的时候,无法像当初对待孩子的爸爸一样严厉,几乎就是用“哄”的方式带孙子,结果可想而知。
孩子的父亲和我说,当初结婚的时候,尽管家境不错,但父母想和他们夫妻同住,并没有给他购置婚房。他当时觉得这样也好,父母将来可以替他们带孩子,如此一来,他们两口子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多数网友都明白我的意思了,我真正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是“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新婚夫妇尽可能不要和父母同住。”,尤其是那种婚后马上要小孩的夫妻。
所以,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等到孩子大了一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个时候父母的年龄也大了,需要照顾,在这个阶段再和父母同住就可以了。
当然,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能买得起新房就买,买不起就按揭,按揭都费劲就租房住,总之,与孩子的未来相比,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我以前住的小区里就有这样一对邻居,男主人月薪7000 ,女主人全职带孩子(二胎),一家四口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租金1000多元。就是靠着这个有限的收入,我看这一家四口过得也挺幸福的。很多人就是这样,总是习惯于在主观上放大未来可能要面对的困难,因此而举步不前,直至事情崩坏。
关于婚后是否应该和老人同住问题,难倒了很多人,各种说法五花八门,讨论来讨论去,很多人依然是选择了和父母同住,这里面固然有很多人受限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但更多的人,是根本就没做好单独出来“顶门立户”的心理准备。
在你自己都没长大的情况下,你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母亲呢?在这种情况下,你同样没有做好当别人父母的心理准备。
无独有偶,这几天先后看到两段和这个问题有关的视频,都是新婚夫妻和父母同住后发生了矛盾,进而引发冲突。
孩子饿了,想吃西红柿炒鸡蛋,女婿炒菜的时候切了三个西红柿,孩子的姥爷不乐意了,劈头盖脸地把女婿批了一通,说你这孩子太不会过日子了,日子这么过,早晚得弄崩了。
女婿也是独生子女出身,那受得了这个,就个岳父理论了起来。岳父是个有伟人癖的人物,左手掐腰,右手一挥,说那你们就别过了,闺女啊,一会儿和他离婚吧!
闺女倒是站在丈夫这一边,说这都什么和什么啊就离婚?西红柿才几个钱,爱放几个就放几个呗,您和他较这个真干嘛?
岳父一看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开始砸东西,报警,直到媒体记者介入才作罢。
另一条视频更有趣,一个丈夫周末下班回家,一进屋就看到了满地的碗筷和食物,他问母亲发生了什么。
母亲气呼呼地说这都几点了,你媳妇还不起床做饭?
儿子说你饿了就自己做饭呗,非要等她做?母亲说那也不行,谁过日子这么晚起床?
儿子说这是周末,又不用上班,多睡一会怎么了?再说了,您往地上扔盘子扔碗干什么呢?
母亲怒了,说我白生你了,儿子显然也挺委屈,说我结婚又没用你们花钱……母亲大怒。
婚后和父母同住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这个独生子女遍地的时代,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为亲人反目的悲剧。这两个案例中的年轻人还算应对得法,没有让自己的另一半太过委屈,反之,说有可能会引发婚变也算不得是危言耸听吧?
毕竟,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下午和另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儿子好不容易从千里之外回家探亲,可就在家里住了一天就去同学家聚会,夜不归宿,搞得他心情恶劣。
我只能安慰朋友。
我说你想想我们年轻时候的样子就明白了,我们并非是和父母关系不好,但很多人在走向社会之后,的确是有一种“逃离父母身边”的思维在作祟,毕竟很多人不想在父母的“监控”下生活,那样会很不自在。
我拿我自己的情况举例,我的父亲是军人出身,母亲是医生,刚毕业那几年,我还是个程序员,过惯了黑白颠倒的日子,每次回家都很痛苦,每天天一亮,父母就来催我起床,尤其是我拿倔强的老父亲,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一个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还睡得和死猪一样的年轻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这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也就成功地把我推向了一个力求独立自主的方向,婚后我选择了另立门户,我只能说这和孝道无关,但和新时代、新社会有关。看看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也许我们就释然了。更何况,如果选择了新婚阶段就和父母同住,我们总要考虑伴侣的感受。对了,还有孩子教育的问题,毕竟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和父母同住之后,他们会主动要求要帮我们带孩子,这该如何拒绝?
当然,话虽如此,可随着我们的年龄不断增长,总要面对垂垂老矣需要被照顾的父母,所以我们早晚还是要个父母同住的。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这也就避免了文章开头讲的那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您说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