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

石窟主要分布在伊河两岸的东山和西山的峭壁上,西山的石窟,有一组摩崖型群雕,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艺术家在这里雕造了栩栩如生、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群像,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

主像卢舍那大佛雕于正壁中央,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像龛。佛像通高十七余米,头高四米,耳朵长达近两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给人以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这些形制瑰丽、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龙门石窟摩岩三佛简介(见证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1)

图 | 网络 文 | 《修心日历》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