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罗永浩的一段演讲,觉得他讲得很真实。

罗永浩说:很多人,一生耿直,有能力,有才华,在20到30岁之间,一事无成。

因为他们不会拍马屁,不会圆滑,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而那些从20岁就开始圆滑,开始世故的人,他们过得很好,要啥有啥,二奶都有6个。

于是,有些人坚持不下去了,一狠心做了一个流氓。

做了流氓,如果充满了负罪感,也做不长,最多半年,坚持不下去。

但是,我高估他们了,他们一做流氓,就找到感觉了,以为这就是成熟了。开始教育(毒害)下一代,“你们要怎么怎么样,才能成功”。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1)

陈映真的小说《上班族的一日》,写人的一步步堕落,更形象。

他忽然感到仿佛被整个世界所抛弃了的孤单。他这才想到:这一整个世界,似乎早已绵密地组织到一个他无从理解的巨大、强力的机械里,从而随着它分秒不停地、不假辞色地转动。一大早,无数的人们骑摩托车、挤公共汽车、走路……赶着到这个大机器中去找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位置。八小时、十小时以后,又复精疲力竭地回到那个叫作“家”的,像这时他身处其中的,荒唐、陌生而又安静的地方,只为了以不同的方式喂饱自己,也为了把终于有一天也要长成为像自己同其遑遑然的“上班族”喂饱——养大……

才没几年以前,他原是一个挤公车,甚而至于在大热天走路上班的那一级属的上班族。调信用组主任那年,由于信用调查上的必要,他的部分工作,便有外勤的性质,于是他有了坐计程车办事实报实销的权利。这以后,坐车成了习惯,逐渐地把未必是因为公事的车费填到申请表上。他很快地变成一个不愿意挤公车,不愿意走路的人,甚至于十来分钟的路,他也情不自禁地向驶过身边的计程车招手。

就这样,在一段矜持之后,Rose迅速地滑入他的生活里。他于是从一个谨慎的、谦卑的、挤公共汽车的职员,变成比较狡猾、世故、以计程车代步——而终于有了情妇的小主管。

而曾几何时,他成了副经理室闭了又开、开了又闭的那扇贴着柚木皮的、窄小的、欺罔的门的下贱的奴隶。他成了由充满了贪欲的杨伯良所导演的丑陋而腐败的戏曲中的,小小的角色。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2)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3)

安·兰德小说《理想》就讲述了人们如何放弃理想的故事。  在小说中,凯伊·贡达是著名影星,因为牵扯到一桩谋杀案,她走进那些给它写过信的粉丝家中寻求庇护。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这些超级粉丝们措手不及,又原形毕露。

贡达与公司白领佩金斯有这样一段对话:

“事实上我是个很快乐的人——就表面来看。可是在我的灵魂中,却有一种我从未有过的生活,一种从未有人有过的生活,但我却希望过上那样的生活。”

“既然你意识到了,为什么不去过那样的生活呢?”

“谁过上了那样的生活呢?谁能过上呢?谁曾经有过……有过机会可以过上那样的‘最好’的生活呢?我们都在妥协,我们总是止步于‘次好’的生活,就是这样。但是……我们内心的神,它知道另一种生活……‘最好’的生活……可是这种生活从未实实在在地到来过。”

“那么……如果它到来了呢?”“我们会抓住它……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有那个神。”

结果呢?

声称甘愿为贡达献出全部生命的佩金斯,还是不舍放弃自己眼前的拥有。

以绘画凯伊·贡达为生的画家朗格力说:“面对凯伊·贡达,我们只能称颂,她遥不可及。我们只能不懈前行,但是我们永远也到不了终点;我们只能尝试,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达到我们的梦想。这就是人生悲剧,但是我们以绝望为荣。”即便是理想与人们擦肩而过,人们有时也不愿意去抓住,人们习惯了平庸,不愿意为理想而冒险,不愿意为理想而放弃既得利益。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4)

我的一个同学在县城高中当老师,她说:现在的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好学生知识面丰富且有思想,而差学生只会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其实,何止是孩子,当下中青年人中不乏“饮食男女”——谈起吃喝游乐头头是道,对物质生活颇为考究。

我也逐渐上了年纪,单位新来的同事,也与我拉开了年龄的距离。

新来的年轻人,宁可他们不懂事,我也喜欢看到他们的桀骜不驯,喜欢看到他们的无知无畏,只是可惜,我看到的更多是满是世故满是物质追求的眼。

或许,他们比上一代人乃至上上一代人,同化得更快更彻底。

不怪钱理群坚持认为“今天的中国正需要大讲精神,说超越于物质的话。而且在我看来,青年时期就是应该‘做梦’,讲理想、价值、彼岸世界、终极关怀的年代”。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5)

罗永浩说:我每年回家乡,基于小时候认识这种感情,要与一些人吃饭,包括一些流氓生意人,流氓圈里人。

我就问他们,“你们小时候的理想呢?不是说要改变世界吗”

他们尴尬一笑,“什么改变世界啊,那不是小孩子的想法嘛”

我有时候忍了,不说话。

有时候就忍不住,就撕破脸跟他们说——

“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你们成为了一个恶心人,你们让世界恶心了一点”。

罗永浩为何总是能够体面退出(你们还是改变了世界)(6)

罗永浩在演讲中结尾处说:如果你这一生刚正不阿,没有做出伟大的事业,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出名,但是你拼着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照顾好了,如果你这样过到了七八十岁,仍然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梗着脖子去世了,有没有改变世界?还是改变了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

其实,也不是现实迫使人完全不能追求理想,也不是当一个好人就肯定活不下去。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