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病句是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及中考中常考考点。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一)常考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在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包括中考中,病句考点的考查这三种语病出现得最多。也是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语病。
●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堆砌——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例: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来源:Zxxk.Com]
(3)可有可无——例: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学@科网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6.主客颠倒——例:因特网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因特网。)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难考考点:句式杂糅、句意歧义、不合事理。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不易辨识,是病句考查的难点之一。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句式杂糅情况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表被动。 常见结构:被(受)……所。如:
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说明: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表原因。 常见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
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说明: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表目的。 常见结构:是为了……为目的的;把……达到;防止……不再……。
例: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说明:本句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和“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杂糅在一起。
4.表意图。 常见结构:本着……为原则;从……为出发点。
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枝术。
——说明:前分句要么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要么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5.表对象。 常见结构:对象……面向……;对于……问题上。
例: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说明:本句可以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也可以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
6.表组成。 常见结构:还有来自……也参加了……;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有……组成;大多是以……为主。如:
例: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说明:本句中的“还有……学习”,我们可以说“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而现在将这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7.表程度。 常见结构:分外……多了。
例: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说明:最后一分句将“分外活跃而健谈”和“活路而健谈多了”杂糅在一起了。
8.表依靠。 常见结构:靠的是……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是出于……决定的。
例: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说明:句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要让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
●表意不明(歧义)
指代不明,如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句子歧是指句子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学.科网
1.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一:“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
例二:(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
2.多义词引起歧义
例一:这真是好球。(即可指球的质量优良耐用,又可指精彩的进球)(名词多义)
例二: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即可理解为“回忆”,又可理解为“希望、打算”)
例三:他倒了一杯水。(“倒”可指“泼掉”,也可指“斟上”)
3.兼类词构成歧义
例一:我要炒肉丝。(形容词或动词)
例二:饭不热了。(动词,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形容词,饭凉了)
例三:他原来住这里。(名词,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副词,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例四: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只能在15日这天去县里。)
4.结构不明产生歧义
例一:新的国家的领导人 (形容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例二:围剿土匪的部队 (动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例三: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数量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例四: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副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例五: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连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5.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例一:我弟弟得了阑尾炎,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请假去照料。
例二:这是成龙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例三: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
例四: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6.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例一: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例二: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
例三: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谁的爸爸?)
●不合事理。
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学科#网
例一: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例二: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例三: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例四: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日头条“数理化归纳总结精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