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一名武侠剧迷,金庸的武侠剧也是看了一些,老版的旧版的都有。都说金庸之后再无武侠。对此不发表任何观点,此文也并无谁与谁比较之意。

我并非一名追剧党,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也无法向从前只有电视机那时一样不快进挨着看完一部剧。

这个暑假,温度高达40度,除了看书,偶尔跟着我妹看看剧。没想到,却被《雪中悍刀行》迷住了。其实,之前这剧刚出来的时候有看过,但无奈此剧可能遭到一些人的吐槽:吐槽姜泥的,孟子义的,说里面的美女都不够美,人设不符等,加上一开始给了一身白衣的张天爱好几分钟的飞来飞去的慢写镜头(现实生活中吊着威压的),这让我确实有点尴尬。又加上学业繁忙,于是也就没有看下去 。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1)

这篇文章算是一篇观后感,很少为一部剧写观后感,但实在是有感而发,可能有些说得不到位的,还请各位看官且看,毕竟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影视剧的诸位付出的辛勤劳动、大家作为一名看官付出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

一、编剧 台词

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影视剧是基于原著,其中有很多基于原著的改编剧大获成功,也有的饱受诟病,上了原著迷的心。我能说我唯一看过的原著还是青春期那会儿看的那些伤痛文学吗?就连四大名著的原著都没有完整看过的我大抵是没有资格探讨原著与改编是否相得益彰这个话题了。因此,我只想说,这部剧的台词深得我心。这应该有编剧的一份功劳。在我看来,导演和编剧在一部剧成功与否中占据关键位置。编剧更是掌握人物的“生杀大权”。

我并不知道此剧的原著何人,导演名谁,亦不知编剧是谁。

但徐凤年“笼络”人心的台词,比如凤字营的军人的天职是保护普通人,而王家是普通人,因此为就王家而牺牲的凤字营和王家人同样的性命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另外一个角度看来,人天生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说你的命就应该如何如何。但是我想,在军人们看来,他们是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不然,我们无法解释缉毒警察、消防队员以及无数军人的选择。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2)

还有他尊重楚国公主西行的选择,说她有权利走自己想走的路;他承诺她会两全。这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追求非常相符,谁人不想走自己想走的路,甚至是不幢南墙不回头,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呢?谁人不想鱼与熊掌兼得?虽然在我的期盼中第一季并没有给我想要的答案:徐凤年做到两全了吗?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3)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4)

还有桃花剑神邓太阿对天师说的,人间不需要神仙,不需要对人间毫无体察的神仙来掌握凡人的生死。他的剑道就是不需要神仙。这和想飞升成仙的价值观显然相反。这值得我们思考。

还有李剑神的剑道,非常得傲气,天生我李淳罡,......傲气得甚至让我忘了他是如何说的但却记得其中的气魄。人生有时是需要那么点傲气在身上的。

整部剧有一个核心的思想:我不想走既定的路,我想走自己认为对的路,问心无愧的路。或许会有观点认为这种太乌托邦了,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并且整部剧难道徐凤年不是也在拼爹吗?

对此我想说,首先,中心思想的立意非常好,因为这符合人心和人性。其次,主人公并没有在拼爹,或者主观上他并没有因为他是谁而张扬跋扈,叫嚣我是谁谁谁,你们要怎样怎样。甚至,人物刻画成,善良、正义、有担当,有情义,对待丫鬟、对待老黄、温华、李剑神、甚至是在卢家那个寺庙里对待那位书生和那位小姑凉,给人的感觉非常真诚,让我都想问问:你还缺丫鬟吗?人物真是刻画得非常好,就像另外一些武侠剧里劫富济贫的大侠一样,让人感到爽快。

但并没有把他刻画成无所不能完美的人,他也有软肋、七情六欲、也有棱有角。对待恶人、小人他毫不手软,有仇必报。

二、意境 武功

这部剧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主人公与他人拼刀、交锋几回合的场面,通常都只是拿着刀双刀放大招,摆几个造型。这是让我感到意犹未尽的地方,想象中应该有男主乒乒乓乓的打斗场面。可能放在第二季。应该有一个终极场景,在漫天大雪中,一席白衣,手握刀,与一人一争高下。可是怎么个“悍”法?暂时还不知道。

不过意境倒是有那么几分了。这种意境在建筑物、自然景色以及配乐和人物的装束的结合中得到了体现。听潮亭、龙虎山、上阴学宫等各有特色,江景、天色、草木、林子、大船、小船、湖底......有那感觉了。唯一不足的是男主在芦苇荡大战后,在一个湖里面洗去血水那里的湖不够大气和缥缈,像个小溪流。不过可能这也比较符合人物当时的逼仄和紧迫,而非享受。

对配乐并没有太多研究,只需要点笛子声、轻音乐,该起伏起伏,该低沉时低沉,就是我对一部剧配乐的基本审美。

人物的装束方面,首先,最想说的就是,姜泥和男主一般都是穿白色或是浅色的衣服,看起来比较干净高级。而且也很符合CP装扮和人物身份。一个是楚国公主,一个是北椋世子。其次,男主的眼影和头发以及瘦削的身形比较符合这种剧的感觉。要不然,出不来那个感觉。以前的古装剧中的古天乐、谢霆锋、还有近来的王一博在陈情令中的扮相等,一袭白衣,加一头披发,再加一个白色发圈,或者鬓角两边两搓头发。还是有一贯的传承和定义的。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5)

三、爱情

此剧丫鬟众多,但并不是一部爱情剧,或者爱情只是其中的调味品。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是穿插在大义之中的,并不是以男女间的情情爱爱为主。这可能就是经典的武侠剧和普通的爱情剧之间的差别之一。人不仅只是有爱情,更多的还在别处,这是符合常识的,是正确的价值观。

虽然还是有大众最喜欢的桥段:那么多的丫鬟,男主独对姜泥不同。看了半天,我知道这种不同编剧交代了,因为姜泥懂他,陪伴他。两人之间更多的是心照不宣,相互陪伴,涓涓细流。姜泥不会武功,可能按世俗的眼光看来,认为姜泥无法帮助徐凤年。因为现代的婚姻与爱情,大多会考量,此人能不能帮到我。虽然,除了姜泥的陪伴和支持外,我暂且无法看出姜泥身上还有什么打动了徐凤年,但我觉得也许这就够了,无需太多。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因为我看不到,而是我太想在武功、大义、天下这些正经剧情中找到关于男女主二人暧昧、爱情的片段甚至是碎片。他们太含蓄了,哈哈。期待下一季二人的重逢,其实目前一直在做铺垫,一方面是男女主二人身份下注定的兵戎相见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男主想要两全的笃定和两人相互约定下次一字二文的读书约定。我已经在关心,结局到底是be还是he?

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到最后一季(满足猎奇者的雪中悍刀行)(6)

四、群像刻画

成功的剧有很多类型,成功也有不同的定义。大女主的剧受欢迎,女性几人同为重要角色的习也可成功俘获观众,还有一些人物群像的刻画剧也很到位。在我看法,愈是注重把每个角色都刻画得鲜明的剧难度会更大,当然,如果刻画得成功了,那么演员们那句话:角色无大小,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本剧对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刻画还是成功的,因为至少我看得下去并且看完后能说出那么些个场景、地名、人名和台词来。

坏人的刻画方面可能稍有欠缺,因为心狠手辣的坏人角色似乎在此剧看不到。

五、匆匆结语

准备收拾收拾去吃酒席了,第一季三十八集,最后一集我才恍然大悟,这怎么可能用一集演完去北莽、和王仙芝的约架、和女主的重逢......

对了,标题中的“猎奇”是怎么回事呢?(看来我不会是一名好编剧,文不对题、丢三落四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狂蟒之灾》都能满足视觉观感和猎奇心理,同样,这部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每个人的武功和兵器都不一样,还有人能在湖底生存,还有那两只小怪兽......虽然还不够怪、不够奇,有点保守,不过已经比单纯的情爱、智商斗能吸引我了。

对此剧的定位:应该是大部分武侠加一下仙侠的味道。特效方面也不会很出戏。除了那两只小怪兽和他们的妈妈,哈哈哈。

下一季什么时候呢?原著我是不会去看的,学习方面的书都看不过来了,不说了,吃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