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拍摄于1939年的浙江杭州的老照片,杭州古称临安、钱塘,位于浙江东北部,是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从秦朝设县治以来,杭州已有22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和南宋王朝都曾在这里定都。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时,曾宣称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优雅的城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去看看80多年的临安的风貌。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1)

1939年的杭州火车站,站前停着很多汽车和黄包车,人潮拥挤,一派繁忙景象。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时称清泰门站,是杭州建成最早的火车站之一。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2)

1939年的杭州,远眺西湖的湖光山色。西湖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名为武林水。之后又有明圣湖、钱塘湖等众多称谓。隋朝时期,钱塘县迁至湖东岸后,逐渐改称西湖。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西湖风光旖旎,很早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3)

1939年的西湖白堤。白堤原名“白沙堤”,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4)

1939年的西湖景色。杭州西湖之所以闻名,主要是杭州自古繁华,人文兴盛。西湖还有很多故事和神话,比如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也正是因为《白娘子传奇》才让杭州西湖家喻户晓。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5)

1939年的西湖灵隐寺大门。灵隐寺,又名云林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之冠” 。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6)

1939年的杭州保俶塔。保俶塔,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上,南临西湖。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传说西湖水里有妖怪,经常兴风作浪,荼毒钱塘的老百姓,吴越国王钱俶要为民除害,于是往水里射了三箭,除掉了妖怪,并筑塔于宝石山上以保之,塔名因此而得。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7)

1939年的小瀛洲三角亭,小瀛洲是西湖中最大的湖心岛,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又名三潭映月,有“小瀛洲”之称。小瀛洲上有座三角亭,三角亭上有一幅楹联:“一檐虚待山光补,片席平分潭影清。”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全景图(1939年的浙江杭州马可波罗笔下)(8)

1939年,西湖的三潭印月。小瀛洲南湖中建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疏浚西湖时所设。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难分,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