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古老剧种,表演的特色不是说、不是唱、不是吼、而是“咧”出来的。丝弦,以其苍劲古朴,泼辣炽烈的艺术风格长期流行于燕赵大地上。

苍凉的原野呼啸的朔月(丝弦咧)(1)

周总理接见丝弦剧团

民间有句俗语:“吼”秦腔,“咧”丝弦。丝弦产生自曾流行于燕赵大地的明清小令,在农耕文明下的扶犁耪地之余,人们咧几句丝弦便似乎有了使不完的力气。这一古老剧种历经五六百年传至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苍劲、古朴、即兴、泼辣,在炽烈的“咧”唱中,燕赵汉子的喜怒哀乐喷薄而出,响彻长空。

2019年5月31日,我参与创作的丝弦小戏《村官三把手》获得了第十八届群星奖,喜讯传来,我们整个剧组都为之欢欣雀跃。这部小戏始创于2014年,历经5年的修改打磨,终于摘得政府最高奖,也把全国观众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了丝弦这一地方特色浓郁、唱腔炽热激昂的古老剧种。

苍凉的原野呼啸的朔月(丝弦咧)(2)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观看丝弦《大唐魏徵》首演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属于中国梆子声腔,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石家庄域内广泛流布,有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在河北中南部,一直有着“纺绒织布哼秧歌,扶犁耪地咧丝弦”的说法,可见秧歌是轻盈俏丽的,丝弦是吃劲铿锵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自小听惯了这弦索铿锵的声音。每次走进剧场看丝弦,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都能令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丝弦之所以令人痴迷,与它独特的声腔特点有关。一是丝弦唱腔讲究真声咬字、假声行腔,逢高潮处,真假声之间突然转换,仿佛将满腹积蓄的情感瞬间喷洒而出;二是演员的表演保留了许多独特的绝技绝活儿,又兼收并蓄京剧、梆子等剧种的表演优长,形成了自己潇洒大方又真诚拙朴的独特表演风格,特别符合燕赵人的性情特点。

丝弦的行当分生、旦、净、丑。泥土气息浓厚、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以花脸、花旦、老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丝弦各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细致。花脸动作夸张,粗犷豪放。丑角幽默诙谐。

丝弦在明末清初的河北地区已普遍流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据精通中国戏曲的日本学者松浦恒雄先生考证说,“丝弦的起源相当古老,能传续元末明初弦索调的遗音……丝弦至少比京剧要早百余年。”松浦先生曾为了研究中国地方戏来石家庄观看丝弦,并撰文《看不够的丝弦》在日本神户大学《夕拾》刊物上发表,他的研究将丝弦起源的历史又推早了二百余年。按照松浦恒雄先生的考证,丝弦这一剧种距今应该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

清康熙十年(1671年)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所载及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成书的《百戏竹枝词》有关记述,丝弦不仅盛行于河北农村,在京城也曾流行过。

清同治七年(1868年),井陉白花村出现了由井陉北白花村高来明、高士俊父子创立的丝弦班社“高盛班”,这是书中有记载的石家庄丝弦最早出现的班社。高盛班1936年起久驻石家庄南花园演出,1937年其中一些演员并入“隆盛合”剧社,但仍悬“高盛班”之牌演出。历史上丝弦有名的戏班很多,曾涌现出刘魁显(正定红)、何凤祥(赵州红)、王振全(获鹿红)、封广亭(平山红)等一批著名演员。当代有王永春、安禄昌、边树森、张鹤林等代表性传承人。

石家庄丝弦剧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玉顺班”,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后,以其为班底成立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

丝弦传统剧目约有500出,其中《空印盒》是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经典保留剧目,久演不衰,代表着该剧种的最高艺术水准。此剧唱腔激越悠扬、慷慨奔放,绝活儿“耍帽翅”表演依托剧情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凝聚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丝弦表演艺术家的心血。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六次观看丝弦戏,其中两次观看《空印盒》演出,1957年给石家庄丝弦剧团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1958年,《空印盒》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唱响。1960年由王永春、李小楼主演的《空印盒》拍成电影。由于该剧行当齐全,丝弦风格浓郁,对于青年演员唱、念、做、表、舞的提高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很适合作为教学戏使用。2018年6月,石家庄丝弦剧院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开办了《空印盒》青年表演人才培养班,招收了小生、老生、青衣、花脸、白脸、彩旦行共11名学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系统学习。通过老一代艺术家手把手地教,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丝弦新生代演员。

苍凉的原野呼啸的朔月(丝弦咧)(3)

国家级传承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一级演员张鹤林演出《空印盒》剧照

林士朝是当今石家庄丝弦最具代表性的唱腔设计和作曲者,曾担任《瘸腿书记上山》《红豆曲》《名相李德裕》等新编剧目的作曲。《瘸腿书记上山》是著名编剧白良于1979年创作的,是一部叫响全国的精品力作。近年来,石家庄丝弦剧院还创排了一些新剧目,如由陈家和编剧的《名相李德裕》、刘兴会编剧的《大唐魏徵》,都在保持丝弦剧种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收获了不少口碑。

我坚信,古老的丝弦戏,将带着燕赵儿女的风骨,带着华夏泥土的芬芳,带着劳动人民胸中的炽热,一直“咧”唱下去,悠远铿锵……

(作者穆兰系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编剧;郝东菲就职于邢台市艺术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