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课程主要为汉语汉字教学,课题为“黄”字的结构与意义,课型为口语课。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丘在鲁国首开私人办学的风气培养出贤能的弟子七十二人。而孔子教育众多弟子的内容是“六艺”,就是:礼、乐、射、书、数、御等。

什么是“射”呢?“射”这里指古代的军事科目“射箭”。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武器,可以远距离射击敌人。记得墨家代表人物墨翟在弓箭的头部加上青铜制的箭矢,弓箭在惯性的作用下,射程更远。

古代的射箭由三部分组成:弓和箭,还有用于练习的箭靶。这里咱们先说弓,古书上记载:后羿射日。后羿所用的弓就是做工精良的神弓,射程千万里之远。诗经上记载彤弓,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但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给箭提供有力的动力。

箭是由特别的竹子或细木制成,箭的顶部是金属制的箭矢,尾部夹绑着羽毛,作用是弓箭发射空中后,保持箭的平衡。由于弓箭的用途不一样,所以材质也有所不同。目前出土发现的有铁质的、青铜制的箭矢。铁质的箭矢刚制作出来时显得金光灿灿、锋利无比,但是刮风下雨的话铁质箭矢容易生锈,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青铜制的箭矢不容易生锈,可以长时间的保存。

汉字词性分类12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

箭靶就是练习弓箭射击用的靶子。古代的箭靶从形状上看是一个圆形,上面涂抹好几种不同颜色的圈圈,古人用来计算命中率。从材质上看,箭靶有的是木质的圆形木桩,也有用草绳编织而成。在靶心上面涂抹黄色的颜料。

练习弓箭射击是古代士大夫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两国交兵,射击可以抗战杀敌。平时狩猎,会使用弓箭可以猎杀动物以充庖厨。从不会射击到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古代的弓箭射击是怎么来的呢?根据本人的推测:在几百米之外设置箭靶,从指定的地方练习射击。古代有:“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百无虚发”等词来形容射箭技艺的精湛。

“黄”字就是一个会意字,特指弓箭的箭矢射中黄色的靶心。由射箭靶心的颜色引申为:黄色的颜料之名。《周易》记载:龙战于野,天地玄黄。土地的颜色为黄色,所以东汉许慎在其著作《说文》

一书中记载:黄,土之色也。

古代的方术之士认为:五行当中,土属于中央,其色黄,其数为五。而东方属木,其色青,其数三。南方属火,其色赤,其数二。西方属金,其色白,其数四。北方属水,其色玄,其数一。

《易经》上有个九五之尊的九五中正之位,古代的帝王才能居之高位。所以“黄色”就成了古代宫廷御用之色彩。比如“黄马褂”、“圣旨”、“龙袍”

这些宫廷所用的物件都是黄色的,而普通的百姓都不可以使用。

根据人的皮肤可以划分为:白人、黑人和黄种人。黄色指人体的肤色,赤身裸体的皮肤就是黄色,“黄色视频”泛指不宜传播的黄色淫秽视频。“黄色新闻”指西方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煽情主义的劣质新闻信息。

“黄”字记载最早的文献之一《诗经》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这里的“黄鸟”就是指翅膀上具有黄色斑点的鸟儿。看来“黄”字最初的本义特指一种颜料的色彩。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是否有所收获呢?更多精彩节目,我们下期继续。褚良文创在这里,期待与你的相遇,不见不散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