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拉开帷幕,各大品牌“拼销售”的高光时刻也来了。10月31日晚8时,“双11”第一波售卖正式开启,销售仅1小时,102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而国货品牌占比过半,成为今年“双11”的亮点。近年来,老牌国货不断线上突围,有着21年沉淀的自然堂依靠科技、国潮、数字化布局的组合拳异军突起,拼出了一条“国货尖子生”的成长之路。

数字转型 销量屡创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39.8%。自然堂的母公司伽蓝集团一直是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先锋。

近年来,以数字化驱动的生物科技美妆企业伽蓝集团,旗下源自喜马拉雅的自然科技品牌自然堂整合全网流量构建直播生态,联手天猫、小红书、抖音、拼多多等多个平台打造直播矩阵,在线销售额屡创新高。今年的“双11”预售首日开启的短短4个小时,自然堂的预售额就已超过去年预售全周期的销售额。

国货美妆行业现状分析(看国货美妆如何突围)(1)

自然堂品牌预售4小时超去年全期

破解科技难题 塑造国货精品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化妆品市场之一,尤其近两年来,化妆品市场需求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提升。虽然国货依靠数字化转型初步实现弯道超车,但纵观化妆品市场版图,中国化妆品市场仍长期面临着核心原料创新不足的困境。加上原料价格上涨、产能下降、供应不足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意识到,依赖进口原料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产业链中的科技研发难题,以科研带动国内化妆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才是大势所趋。

基于此,以自然堂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化妆品品牌不断提升原创科研实力,着力塑造国货的“产品之芯”。

自2013年开始,自然堂母公司伽蓝集团运用尖端科技保护性开发喜马拉雅地区自然资源,深入山脉腹地,从天然冰川、植物、温泉和当地传统食物中筛选独特微生物,并与国内顶尖大学和科研所开展合作,进行自主成分的研究,建立微生物发酵开发平台并收集了成千上万种细菌、真菌和古菌,通过对喜马拉雅自然环境基因测序,分离出特有菌株558株,建立起喜马拉雅特色菌种库。喜默因就是自然堂历时近10年打磨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喜马拉雅超极酵母成分。

国货美妆行业现状分析(看国货美妆如何突围)(2)

自然堂研发超极酵母喜默因

这一成分的研发让国产美妆品牌实现自研原料之路上“里程碑”式的突破,如今,喜默因已被成功运用到自然堂小紫瓶精华第五代、自然堂小紫瓶鲜注面膜、自然堂头皮精华等多款产品中,并在今年双11预售中表现亮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喜默因成功研发的背后是自然堂品牌多年以来的坚守、探索与创新,自然堂持续以技术为先导,深耕本土化妆品研发体系,推进原料研发与技术创新。

国货美妆行业现状分析(看国货美妆如何突围)(3)

自然堂双11取得开门红

专注创新 引领国潮消费

《2022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随着国民经济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国潮上升为一股主流的消费热潮。对比10年前,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中国品牌,相较国外品牌选择偏好度高72%。“国潮”的兴起离不开中国品牌深厚的家国情怀。

自然堂始终坚守初心,专注于美丽事业,利用尖端科技,以“美”的力量助力国家软实力提升。2012年至今,自然堂连续12年助力中国国家跳水队征战三届奥运会共夺得20枚金牌;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三军仪仗队女兵方阵选用自然堂彩妆产品,让中国形象惊艳世界。

国货美妆行业现状分析(看国货美妆如何突围)(4)

自然堂喜马拉雅公益植物园

自2016年开始,自然堂恪守公益之约,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扎实推动乡村振兴。至今,自然堂已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累计种下了466万平方米的绿麦草,不仅提升当地的土壤环境,让荒滩变良田,更促进当地牧民增收。2022年,自然堂携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西藏共同开展“自然堂春蕾助学行动”,资助更多藏族女学生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

累累硕果描绘出的是中国品牌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责任与担当。自然堂致力于不断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所需,助力中国品牌迈向新辉煌。(李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