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路过一家药店,看到一张海报“万艾可,10粒更优惠”。第一反应是,这张海报,并没有写进消费群体的心里去。

这张海报想要传递的信息很明显,店里的10粒装万艾可更优惠。

价格优惠在多数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大部分顾客会因此而选择购买。但是,万艾可这个产品的销售却略有不同。如果销售人员用心分析过顾客会发现,很多顾客更愿意买1粒或者2粒,而不愿意一次性购买10粒。在门店只有10粒包装的情况下,有的顾客也许会提出,“我只买1粒行不,价格贵点儿也行”。

当然,在销售过程中,也会有顾客选择购买10粒装的万艾可,但是这部分顾客只占少数。

对于顾客购买这类产品的顾客的习惯,完全可以通过电脑上的销售数据分析出来。而只有明白了顾客的真实需求,才能创作好一张小小的海报。

那么,这张海报应该怎么写更合适呢?可以写“万艾可,1粒也优惠”,也可以更通俗一些“伟哥,1粒也优惠”。

这样的海报,至少传递了三个信息:①店里销售1粒装的万艾可;②1粒装的万艾可也很优惠;③ 10粒装的万艾可更优惠。如此,购买1粒装和10粒装的顾客都能有效吸引

饮品店的产品海报怎么来的(xxx10粒更优惠)(1)

海报创作的误区

关于海报的创作,很多人都会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找不到核心

一提到海报创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图文设计——用什么样的字体、配什么样的图案等。其实,这只是海报创作的执行部分。真正的海报创作,应该先从分析顾客需求开始。

有人会想不明白这一点,觉得海报创作不就是写写画画嘛。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用“以终为始”的方法,逆向思考这个问题。

海报创作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答案无疑是成交,而实现成交的前提是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会因为自己的需求而购买,却不会因为海报设计得漂亮而购买。

再举个例子,疫情期间,有段时间口罩特别短缺,如果这个时候哪家门店有口罩销售,在海报上简单写上“明天口罩到货”字样,口罩肯定会很快销售一空。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顾客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海报只是辅助销售手段。如果不能从开始时搞清楚顾客的需求点在哪儿,即便海报本身设计得再好,也不会有多大效果。

看不见的思考部分,才是海报创作的灵魂。

2.内容追求多而全

在另一个门店还看到过这样一张海报,“万艾可,10粒更优惠,店内有售”。

这样一张海报,显然没有经过用心思考:既然前面已经提及优惠活动了,后面还写“店内有售”字样,是生怕顾客不知道店里销售该产品吗?

这样的海报,看起来写得全面,实则多此一举。

再举一个例子。关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海报,有的店员会把产品的功效全部罗列出来。这样的海报,不能说完全没用,但是转化率很低。

一款产品想要销售出去,肯定要先走进顾客心里。

那怎样才能走进顾客心里呢?一个人关心什么问题,就会被相关的东西吸引过去。举个例子,夏季的时候容易腹泻,被腹泻困扰的顾客就很容易注意到这样的海报——“补锌,拉肚子好得快”,自然购买的概率也更高。

饮品店的产品海报怎么来的(xxx10粒更优惠)(2)

创作海报的两个原则

要创作一张优质的海报,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搞清顾客需求

销售的本质,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不管是哪种营销方法或者促销手段,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借助海报促销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如果门店想要利用海报促销的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产品需求分析。

互联网时代,药店的销售数据可以借助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分析不同类别的销售占比、客单价、毛利率等。

针对海报的创作,可以分析近期的单品销售数据。销售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顾客最近爱买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去选择促销产品和促销策略。

2.精准比全面更重要

一个产品适用的人群往往不止一类,选择哪类人群去做促销,或者选择这个产品的哪个特点去做促销,选择不同,结果也不同。

举个例子,在夏季的时候创作一张维生素C的促销海报:

第一个方案,“补维C,呵护晒后肌肤”。

第二个方案,“补维C,少感冒”。

第三个方案,把维生素C的作用,罗列几种。

这三个方案,哪个更好呢?稍作分析便知,肯定是第一种方案更好,因为抓住了(季节的)痛点。

创作海报要精准,就要抓住细分人群的痛点。

海报创作,看起来是一个进入门槛较低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做好,绝不是写写画画那么简单。一张优质的海报,对于营销思维的要求,要远远大于海报图文本身。

*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店原创,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