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寄归》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亭通画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见:一作在;客迷关路:一作乡遥云树;亭:一作庭;相:一作粗。

小众又高级的爱情古诗(一天一品桃花诗系列之六一)(1)

绿荷深处桃花坞,美人如玉花沾露。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典故:长安不见

同源典故:出门望长安、对日、日下长安近、日易见长安难到、日近长安近、 日远长安远、知日近、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举头见月、举头见长安、长安在日边、长安日、长安近、长安远、长安远于日。人物:司马昭(晋明帝)

《世说新语》中卷下《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中卷下《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化衣尘:指所蒙受的使衣着变色的尘土。多形容仕途奔波之苦。语出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元·曹之谦《送王仲通》:“世事忽惊翻手雨,马蹄又踏化衣尘。”唐孙华《次韵答倪草亭》:“十年蹋遍化衣尘,故里重逢翠陌春。”

只见:犹言只觉得。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南薰奏虞弦,只见指下馀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桃花坞:

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

地名。在安徽省和县西四、五里。传为唐·张籍读书处。明·冯惟敏 《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套曲:“罗汉岩天长地久,桃花坞绿肥红瘦。”

画鹢:《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鹢首,浮吹以娱。”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鹢首。”后以“画鹢”为船的别称。南朝·陈·陈正见《泛舟横大江》:“波中画鹢涌,帆上锦花飞。”温庭筠《昆明治水战词》:“滇池海浦俱喧豗,青翰画鹢相次来。”明·顾大典《青衫记·蛮素邀兴》:“澄波泻影,画鹢随流转。”

早晚:

早晨和晚上。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 宫。”郭知达集注:“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也。”

先与后;迟早。《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盖生育有早晚,所产有众寡也。”《北齐书·崔昂传》:“终是除正,何事早晚!可除正仆射(pú yè:古代官名)。”

过早或过迟;应早或应迟。《韩非子·难二》:“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无早晚之失,寒温之灾。”《南史·程灵洗传》:“(程灵洗)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穫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

或早或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今儿不让我在这儿,早晚要逼我回去,明天就远走高飞了。”

时时;天天。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他日如寻始宁墅 ,题诗早晚寄西人。”宋·舒亶《鹊桥仙·吕使君饯会》:“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母亲!您孩儿有些不成器,早晚要你照顾咱。”

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李商隐《重有感》:“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苏轼《次韵曾子开从驾》之二:“道傍傥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书封雁足此时修,情系人心早晚休?”清·顾炎武《桃叶歌》:“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何得;何曾。唐·拾得《诗》之三二:“个个入地狱,早晚出头时!”柳永《剔银灯》词:“如斯佳致,早晚是读书天气?”

时候。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随身带着这蒙汗药,我如今搅在这饭里,他吃了呵!明日这早晚,他还不醒哩!”《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早晚我若死了,我不能看见他在跟前送终。”

泛指近日的某个时候。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贤弟,你的封王只待早晚间灭了项羽 ,便是囊中之物。”《水浒传》第八二回:“朝廷差宿太尉 亲赍丹诏……前来招安,早晚到也!”

相酬:

唱和;酬对。韩愈《双鸟》:“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朱熹《再和油字韵》:“个里竟能无一语,应惭二鸟起相酬。”明·袁宗道《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谑言。”

报答;酬谢。《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某等愿送汝君归国,何以相酬?” 清·管同《黄蛟门传》:“人或招饮食,必坚拒逃匿,须要觅牵持,不得已而后至。经数日辄相酬,其丰腆恒加倍。”

身事

指人的经历和遭遇。鲍照《游思赋》:“抚身事而识苦,念亲爱而知乐。”韦庄《与东吴生相遇》:“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指行踪。杜甫《楼上》:“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自身的事情。赵嘏《寄归》:“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閒人。”

亲身事奉。《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陆扆》:“扆为宰相韦昭度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屡告昭度。”

归去:

回去。陶潜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先发付兄弟宋清归去。”

谓死亡。清·胡式钰《语窦》:“嘲人死曰归去。”

这首诗写客旅思乡之情。诗人进士下第到及第两次寓居长安,中间又去了几年岭南做幕府,第二次是及第后官居长安并卒于任上。这首诗我们看作第二次官居长安时所作,因为到了老年,总是有浓郁的思乡之情,总是希望落叶归根。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用落满尘土的变色衣着,喵大仕途奔波之苦。奔波的地方是都城长安一带,“不见春”表明长安的春天比镇江家乡的来的晚。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描写“不见春”的具体表现:天色未亮,骑马赶往官曙,街道上还是未化的积雪。四野里白雪皑皑,看不见路途的旅客在春寒料峭中泪眼濛濛。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亭通画鹢津。”由长安积雪的“不见春”引发对家乡的思念,引用“桃花坞”的典故遥想江南一是绿肥红瘦,落红成阵,绿草茵茵,翠竹婆娑。寺庙香火旺盛,渡口画船繁忙。

小众又高级的爱情古诗(一天一品桃花诗系列之六一)(2)

桃花坞

小众又高级的爱情古诗(一天一品桃花诗系列之六一)(3)

桃花坞

“啼猿寺”、“野竹亭”这两个没有查询到具体的物事,应该是虚指,即可以听到猿猴啼号的寺庙,可通渡口路边竹林旁的长、短亭。为什么“啼猿”呢?因为猿的号叫听起来声音凄厉,类似于人的悲凄号哭声,所以我国古代诗人常将其用以暗示感伤之情。故而诗人越是想象家乡的春景,感伤之情越是浓郁。“亭”一作“庭”,夫子以为还是“亭”好,长亭、短亭都是送别之处,又何尝不是迎归之所。也就一发了尾联回乡的冲动。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早晚”一词用“或早或迟”、“泛指近日的某个时候”、“何日;几时”都解释得通。或公事、或唱和、或酬对等自身的事情做完做结,回到家乡做一个闲散的人,或垂钓水边、或乘画船游赏、或花前柳下吟诗作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