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罗石芊 周翼

从1952年10月1日建区起,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历史长河里,已跋涉了70年。

在凉山建州七十年之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联合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推出“卫星之眼见证凉山飞跃70年”特别报道,以卫星为眼,从50万米以上的高空穿透星云,用卫星地图、史料照片及视频和最新照片及视频,见证这座城市70年的进化史。

今天,我们走进古韵青铜城,神秘“女儿国”盐源县,看看盐源建县72年间,这块84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厚重的文化在积淀,新物种在生长……

城市生长

经济总量从0.35亿元到148亿元

1950年3月25日,盐源县城解放。5月20日,成立盐源县人民政府。1984年,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后,县城建设逐步从无序走上有序发展之路。

据《盐源县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县城房屋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基本上采用砖混结构,楼房比例增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城的私房建筑增多;1993年,县城街道上房屋建筑面积48.81平方米。

72年间,盐源县人口由1950年的123648人增长到38.79万。经济总量也从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0.35亿元增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48.09亿元。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

2012年盐源县城卫星图片 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

2022年盐源县城卫星图片 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盐源县城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周国洪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4)

1984年的盐源县城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林凤鸣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5)

2006年3月的盐源县城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林凤鸣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6)

2010年的盐源县城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罗正国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7)

现在的盐源县城 胡晓平拍摄

道路升级

从马帮到“高速公路时代”

1950年,盐源建县时,整个县城只有牛车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盐源县始建公路。盐源县第一条公路西(西昌)木(木里)路,1959年4月1日通车。

72年间,盐源的公路从零开始,不断变长变宽。如今,公路总里程达到了7332.7公里,还架起了228座桥。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8)

马帮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9)

盐源曾经简陋的钢绳桥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0)

盐源曾经简陋的桥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1)

1995年盐源新建盐左公路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2)

上世纪80年代的小高山公路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3)

2018年的小高山公路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4)

2020年新金河大桥建成通车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曹正林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5)

盐源的通村公路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神秘“女儿国”

揭秘香格里拉的源头

泸沽湖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1993年,泸沽湖旅游景区升级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盐源还有奇山异石——公母山,被评为4A景区。“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总收入92. 29亿元,接待总人数1430.32万人次。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6)

泸沽湖卫星图 国星宇航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7)

泸沽湖王妃岛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邹森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8)

冬季,俯瞰笼罩在升腾的水雾中的王妃岛,极似一只大龟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刘映平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19)

泸沽湖晨曦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张元华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0)

泸沽湖海鸥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邹森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1)

王妃岛以前的样子 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2)

泸沽湖黑白照片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3)

泸沽湖原来的样子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学有所教

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1950年,盐源县教职工45人,学生686人。2022年,盐源县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4)

1954年的教学楼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5)

上世纪90年代的工农街小学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下海中学老教学楼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6)

2019年的干海小学校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曹正林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7)

现在的民族中学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振兴

高原长出三棵“摇钱树”

盐源县经济林木种植面积超过240万亩,其中花椒82万亩,核桃120万亩,苹果42万亩,这“三棵树”被盐源县老百姓视为“摇钱树”和“发财树”。

盐源是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大县和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在2021年创下30亿元的产值;花椒产业2021年创下20亿元综合产值。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8)

2022年1月30日,盐源县大堰沟村苹果园卫星图 国星宇航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29)

苹果熟了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张元华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0)

盐源的花椒丰收了 曾成绪拍摄

“风光电”齐发

要建成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盐源县开始建设农村小水电。1970年,开工建设龙口河电站,终极装机容量760千瓦。如今,盐源境内水电站不仅有锦屏一、二级电站,还有官地电站;风电方面,已投产的7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9.9万千瓦,在建6个风电项目规模共计59万千瓦。

2016年,在核桃源村1915亩土壤上“种”下192323块光伏板,年发电量7500万千瓦。盐源计划 2025 年风电、光伏装机达 600 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国知名绿色生态产业集聚区。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1)

下大沟光伏电站 国星宇航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2)

霞光照光伏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叶昌云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3)

盐源县第一代少数民族电工在架设电线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李荣友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4)

盐源县的电工在高压线上作业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5)

高原风电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李万秀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6)

锦屏水电站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邹森拍摄

大凉山的经济状况(盐源经济增长421倍)(37)

官地水电站 盐源县委宣传部供图,樊华拍摄

城市名片

青铜古城·神秘“女儿国”盐源县

盐源,古称笮都,是川、滇两部的一个重要的“民族走廊”。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即设置了越西郡定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或许你不会知道,唐朝时,它的名字叫过昆明。清朝雍正七年,定名为盐源沿袭至今。

盐源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以盐铁之利而繁荣,而今又以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享誉世界,有神秘“女儿国”之称。

今年6月18日,四川凉山盐源地区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其中,造型独特的青铜树枝形饰片、用作祭祀的蛇蛙铜俎、花纹精美的圆形铜带饰等文物,都展现出盐源青铜文化的璀璨与辉煌。盐源或将成为四川地区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外的又一个青铜文明发现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