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医生幽默地说:“晚餐1/4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生命,另外3/4则维持了医生的收入”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吃好晚餐的重要性,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晚餐的不良习惯有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晚餐不吃对肠胃有什么影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晚餐不吃对肠胃有什么影响(晚饭时做注意这三点)

晚餐不吃对肠胃有什么影响

曾有医生幽默地说:“晚餐1/4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生命,另外3/4则维持了医生的收入。”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吃好晚餐的重要性,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晚餐的不良习惯有关。

今天小二就教大家如何做出小小改变、让晚餐吃得更健康~

晚餐早一点,癌症风险低

一项关于“国人晚餐习惯”的调查发现,很多国人的晚餐时间较晚——54.2%的人晚7点前吃饭;而晚7~8点吃饭的人占33.3%;还有12.5%的人晚8点后才能吃上晚饭;晚10点后吃饭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你可知,晚餐吃得越晚越危险!

有研究显示:晚餐时间和睡眠时间间隔时间越短,癌症风险越高。

◎与晚上10点后相比,晚上9点前进食,男性患前列腺癌和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平均降低18%。

◎当晚餐到就寝间隔2个小时以上时,这两种癌症的发病率平均降低20%。

有专家表示,深夜进食会导致线粒体中产生多余自由基,使得体内炎症加剧,并改变血糖水平,而这两者都与癌症有关。

但晚餐吃得太晚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此。日本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晚餐吃太晚会影响胃黏膜的修复,从而增加胃炎,甚至胃癌的风险;而且吃太晚会促使消化液大量分泌,加重胰腺负担,时间久了可能导致胰腺炎,诱发胰腺癌……

建议:胃肠排空时间大概4小时以上,按照晚上10-11点左右睡觉来计算,晚餐的最佳时间为傍晚6-7点。若是加班人群,可以准备三明治、燕麦片等方便食物吃,也可以就近先吃晚饭再加班。

晚餐多吃素,心脏病风险低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

◎晚餐吃太多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馒头)的人,患心绞痛和心脏病的风险分别升高63%、47%;

◎摄入过量动物蛋白,则会使心绞痛和心脏病风险均升高44%;

◎当晚餐以素食为主时,心脏病患病率则将降低约10%。

研究人员表示:晚餐时低能量摄入,可以促使葡萄糖、血脂水平和体重下降,因此代谢综合征类的疾病风险更低;而且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对心脏代谢和癌症预防都有益处。

建议:晚餐中蔬菜、肉类和主食的比例,大致为2:1:1。如果早餐和午餐没有摄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饭比例可以增加到3:1:1。

【蔬菜遵循“321模式”】

◎“3”指的是3两(150 克)叶菜类,包括小青菜、菠菜、卷心菜、油菜、生菜等;

◎“2”指的是2两(100克)其他任意蔬菜,如西葫芦、冬瓜、黄瓜、茄子、丝瓜等瓜类与茄果类,但不包括土豆、山药、藕等根茎类蔬菜。

◎“1”指的是1两(50 克)菌藻类食物,包括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木耳等。

【肉类,讲究高蛋白低脂肪】

肉类可以挑选脂肪低的肉,像瘦肉、鸡肉、鱼肉、虾肉等,它们既含有优质蛋白,又不会有过多脂肪,还能增加饱腹感。

【主食,粗粮 细粮模式】

可以将红薯丁、玉米粒、小米等杂粮混入到细粮中,做到“粗中有细”,有助于肠道消化,而且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可以增强饱腹感。

晚餐少一点,更长寿

古代医书《千金要方》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而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1吃得多,胖得快

晚上吃得饱,活动少,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相对更容易合成脂肪堆积在体内,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几十种慢性病的基础。

2吃得多,脑受损

若长期晚餐吃太饱,睡眠时胃肠及附近的肝、胆、胰脏等器官仍在运作中,使脑部不能休息,但睡觉时脑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进而容易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脑细胞老化。

据统计,青壮年时期经常饱餐的美食家,在老年后有20%以上的机率会罹患老年痴呆症。

3吃太多,肠癌袭

晚餐吃太饱,食物中的蛋白质等不能被完全消化,容易滞留在肠道,这些成分在细菌作用下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而睡觉期间肠道蠕动更慢,有害物质停留得越久,炎症风险更高,长期如此还可能诱发大肠癌。

建议:晚餐提倡吃到七分饱即可,所谓7分饱就是胃里还没有觉得胀,没有负担感,食欲已经减弱。

(CCTV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