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没法干,这电影该咋拍?”
2010年,导演管虎决定拍一部“与众不同”的抗战片,要真实再现民国风俗与军事,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背景。剧务将预算报给管虎,管虎看到几十亿的天文数字,瞬间惊掉了下巴。
不过再难也要拍出来,管虎有着深厚的民国情节,在他眼里,一部抗战片就是对民国最好的表白。
于是,管虎开启了疯狂的虐待模式,他虐自己,更虐演员。
《八佰》,是史上最大的基建狂魔
2011年,管虎率领团队完成剧本初稿。
2013年,管虎率领团队完成项目立项。
剧本有了,团队有了,就是迟迟没有拍摄场地。
直到2015年,管虎才找到一块20万平方米的拍摄场地,与其说是拍摄场地,不如说是一块废墟。
一切只能重建,管虎花费巨资建起了68栋建筑物,施工人员不够,剧组人员来凑。
导演、美术甚至摄影工作人员全部变身包工头,现场参与作业,他们在这块工地上奋战了730个日日夜夜,打破了建筑承包商的最长施工记录。
管虎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不像是拍电影的,像是搞基建的。”
管虎对影片摄影有着深入骨髓的执念,为了达到他所认为的光线效果,管虎动用了2400多台照明灯,耗费了50多公里电线,每个灯光都匹配好了一个镜头。
这种大场面,燃烧的是经费,耗费的是心智,管虎一帧一帧地过镜头,要求极为严苛。
更大的考验在后面,为了深度还原历史背景,管虎带领剧组在拍摄场地人工开凿了一条苏州河,并对两岸的租界建筑和四行仓库进行1:1比例的真实还原。
别人拍电影,背景用的是浓缩比例与仿真建筑,后期电脑合成特效;而管虎用的是实际场地,高度还原,让人身临其境。
为了还原四行仓库,单单施工图纸就有700多页,堆叠起来的厚度就像四行仓库的一堵墙,而比这堵墙更厚重的是民望人心。
用管虎的话说:“我们只有将一切还原,演员才能身临其境,把残酷的战争活生生摆在面前,演员才能从心底演出角色的内涵。”
资深影评人东东枪也说:“《八佰》,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电影与建筑的跨行业大工程。”
《八佰》,对民国的复原度高
场地弄好了,影片拍摄却推迟了近一年的时间,这直接导致部分建筑出现下陷的危机,为了争分夺秒赶工期,管虎带着主创住进仓库中,一边抢修一边拍摄,一呆就是一年。
《八佰》反映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观众的战斗,苏州河两岸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为了把南岸设计得无比奢华,管虎团队共打造了700块霓虹招牌。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作为“东方巴黎”的旧上海,管虎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她的繁华与绮丽。
河对岸则是一场特殊的直播,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舍生取义,战场上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一片凄凉。
一面奢华绮丽,一面破败惨烈,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刺激着我们感官神经,也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八佰》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电影开机人数多达1500人,就是影片开头,众人撑伞逃难的镜头里的人数。
有400多演员跟组拍摄,他们经历了7个月的严格封闭军训,其中一个场面更是动用了5000多个群演。
《八佰》,有着极其变态的细节把控
电影的场面制作宏大,而管虎对细节的把握,更是令人称奇。
在拍摄现场,管虎极尽所能将灰尘风速都计算精准,每个爆炸点都是反复试验才通过的。
为了还原硝烟弥漫的战场,制作组使用了300公斤烟油,5吨废报纸,300颗照明弹,平均一个镜头多达700颗子弹点,地面总共设计了50000个炸点。
这个量有多恐怖?它相当于10部大型电视剧的制作,可以说为了《八佰》,管虎拼尽人力物力,用尽了他所拥有的的一切资源。
《八佰》是亚洲首部IMAX全程拍摄的大片,ALEXMAX65毫米数字摄影机,全球仅四架,而且只租不卖,所以《八佰》是一部规模庞大的鸿篇巨制,这一点都不夸张。
而IMAX清晰度超出剧组想象,剧组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布景、服装,在试镜后统统重新设计。
一切推倒重来,重来后又再推倒,管虎一遍又一遍地虐着剧组成员,大伙苦不堪言。
管虎虐剧组成员,更虐主创演员。在角色选定事物上,管虎颇下了一番苦功。
首先是谢晋元的选角,杜淳毛遂自荐,直接进组了。
直接进组还不行,管虎严肃地告诉杜淳:“谢晋元是广东人,你说的普通话得有粤语口音。”
于是,杜淳跟着剧组的广东籍群演苦练“广谱”,练到口腔出血,管虎似乎还不满意。
三个月后,管虎又提出意见:“谢晋元是书香世家,后来投笔从戎,你的表情不能太冷漠,得有民国书生的忧郁气质。”
从语言到面部微表情管理,管虎对细节要求苛刻,很多后生受不了这种折磨,但杜淳坚持了下来。
影片上映后,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受到广泛赞誉,还受到了谢晋元之子谢继民的接见与称赞:“你演得太像了。”
《八佰》,改变了观众印象,拓宽了演员戏路
不止杜淳,俞灏明、魏晨、郑凯等流量明星都褪去了自己的偶像包袱,他们用精湛的演技,还原了民国男儿的雄风。
比如俞灏明,之前他因为救Selina被重度烧伤,浑身都是伤疤,这次《八佰》演员阵容中,他饰演上官志标。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俞灏明提前接受了军事训练,还特意戴上圆眼镜、留起小胡子,南方兵的斯文被他演绎得恰到好处。
巧合的是,上官志标遭受过汽油弹攻击,而俞灏明在影片中第一次裸露了他伤痕累累的后背。
这是导演“故意”为之,管虎让俞灏明演好上官志标,也让他更好地诠释自己。一场大火,烧毁了原本偶像派的俞灏明,却催生了一个更加实力派的俞灏明。
不得不说,《八佰》改变了观众对演员的固有印象,也让演员的戏路极大拓展。
男演员演得痛苦,女演员也备受折磨。
曾经,凭《延禧攻略》走红的演员吴谨言本是《八佰》女主人选,但却遭遇“换角风波”,角色改由唐艺昕出演。
后来,《八佰》片方通过官博发声明表示,吴谨言之前仅是参与过电影试拍而已。
演员进组拍定妆照,并不意味着角色敲定,仅仅是试镜而已,不到最后关头,一切都是未知数。
吴谨言接受采访时无奈坦诚:“管导的戏挺难的,我准备了很久,最后还是不过关。”
是被临时替换还是因为试镜不合格?我们不得而知,但《八佰》的戏份确实难演。
《八佰》不挣钱,只为民族争一口气
都知道管虎虐演员,其实他更死抠道具与镜头。
为了让镜头精细到一根电线头都能清晰可见,也为了不穿帮,拍摄现场所有道具都是从古董店搜集而来,相机、屏风乃至一个小小的烟具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为了真实还原民国风貌,管虎也是下足了血本。
拍摄周期长达230天,投资数十亿,得多少票房才能保证不亏本?
这个问题困扰着管虎导演,记者问他,他犹豫了好久,只说了一句:“应该不挣钱吧,要是为了挣钱我就不拍这个了。”
《八佰》为什么动人?不是因为电影歌颂英雄,而是因为创造英雄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是我是大家。
国难当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八佰,他们默默无闻地为这部史诗巨作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他们就像《八佰》里的无名英雄,没有轰轰烈烈的青史留名,只有稍纵即逝的惊鸿一瞥,但就是这一次次历史回眸,也足够让世界惊艳。
他们不为名利,只为子孙后代不受日军的屈辱。
正如《八佰》里的守军绑着炸药炸日军装甲车前,一个个自报家门,镜头一秒划过他们稚嫩的脸庞,声音响起:
“医护兵,陶仁承”
“列兵,黄瀚青”
“上等兵,李志飞”
“一等兵,赵承演”
“列兵,赵小山”
而这,正是管虎遍寻《八佰》幸存的老兵及其后代,找到的珍贵的守军资料,他们没有任何影像信息,只有模糊的名字与背影。
壮哉,八百壮士!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