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苏东坡也洗稿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1)

反手就把人一句拆成两句

重答柳柳州

(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苏轼)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这首诗的尾联,苏轼自己注明版权归属柳宗元,但他记岔了。

“黄发相看万事休”是刘禹锡给柳宗元的回复,柳宗元原诗说的是“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还有把两句并成一句的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送刘攽倅海陵

(苏轼)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

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关于秋天和庭树的联想,最早可能出自陈王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成语“江郎才尽”的主角、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江淹,也有诗云:“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似是自他之后,“庭树”与“秋风”这两个意象才频频被联系到一起。

白居易诗曰:“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好像在诗人心目中庭树就只能长在秋天。

刘禹锡则两次用“入”这个动词来连结“秋风”与“庭树”。除了上述《秋风引》,其《团扇诗》中亦有“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2)

再看“刘郎”和“桃花”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关于“刘郎”和“桃花”,其实有双重典故。

南朝宋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中有个故事,说东汉年间,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迷路饥馁,取桃树子而食,后遇仙女,受邀留住,居半载。待出山时,方知人间已过数百年。后二人复去,“不知何所”。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3)

第二个典故就是刘禹锡本人了。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十年,回到京城后,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暗讽朝中新贵都是在自己离开权力中心后上位的,于是得罪了执政官员,再次被贬。

十四年后,刘禹锡回到京城,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度刘郎”遂成定语,指“去而复来的人”。

苏轼词中先后提及阮籍和刘郎,暗合阮郎、刘郎入天台山的传说。同时,《晋书》说阮籍“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引用阮籍的典故又说明了刘攽仕途受挫的原因。

刘攽博学才高,性格幽默,口无遮拦,是苏东坡势均力敌的损友一枚。苏轼表面将刘攽当作东汉误入仙境的刘郎,暗中却是勾连了唐朝写诗作死的刘郎,此中有警醒意味。

另,刘禹锡的《征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中有:“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南宫旧吏来相问,何处淹留白发生。”可见苏轼“刘郎应白发”之语,也是有出处的。

直接改装文字的当然不止这两首,继续看

秦娘歌

(刘禹锡)

……

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三

(苏轼)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苏轼)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扬州春夜……以志其事

(刘禹锡)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其二

(苏轼)

不肯星星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这些近乎照搬的句子,是致敬?还是东坡将太多刘禹锡诗烂熟于胸以致于一时犯浑误以为是自己原创?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4)

不管怎么说,刘禹锡诗集都是“被苏轼信手拈来”的重灾区,这至少暴露了苏轼的刘粉属性。

比改装文字更厉害的

是偷韵窃意

柳花词三首

(唐·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

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苏轼)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柳絮悠扬随风舞,独占清明花落时,诗人因起无限思,言其看似无情意,又似多情寻人去。苏轼强调多情,刘禹锡偏重无意。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5)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刘禹锡)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和子由四首 其二 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曾向空门学坐禅”可对应“凭君借取《法界观》”,是学禅的行为;

“眼前名利同春梦”可对应“一洗人间万事非”,是学禅的领悟;

“如今万事尽忘筌”可对应“鬓丝禅榻两忘机”,是学禅的功效;

“野草芳菲红锦地”可对应“芍药樱桃俱扫地”,是写诗的时节;

“醉里风情敌少年”可对应“梦里青春可追得”,说明作者年纪虽大但年少风骚的心还在胸膛砰砰跳动。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6)

总之不知道是因为苏轼读了太多刘禹锡的诗,

还是因为苏轼本身跟刘禹锡思想和性格相近,

还是因为苏轼读了太多刘诗导致跟刘禹锡思想与性格相近,

还是因为苏轼跟刘禹锡思想与性格相近导致苏轼偏爱刘诗导致苏轼的思想与性格愈向刘禹锡靠拢,

有时候一首诗究竟是苏轼写的还是刘禹锡写的,

小粉丝儿都未必分得清。

桃源行

(刘禹锡)

……

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苏轼)

……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一般诗人说起武陵桃源的故事,无非就是表达向往之情。刘禹锡和苏轼则点明世人终与桃源无缘的原因,在于尘心未灭。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7)

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

(刘禹锡)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

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寓居合江楼

(苏轼)

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海上三山亦是文人魂归梦想之地。刘禹锡偏要以鹤喻人,说“三山碧海不归去”。刘禹锡说不归,苏轼也就不归。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8)

初至长安(时自外郡再授郎官)

(刘禹锡)

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

老大归朝客,平安出岭人。

每行经旧处,却想似前身。

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 其二

(苏轼)

山川不改旧,岁月逝肯留。

百年一俯仰,五胜更王囚。

同僚比岑、范,德业前人羞。

坐令老钝守,啸诺获少休。

却思二十年,出处非人谋。

齿发付天公,缺坏不可修。

刘诗写在两度贬官后、晚年归京时,所以提到了两次“左迁”,并自称“老大归朝客”。寻觅旧日的足迹,回想当年的自己,刘禹锡触景生情,所发的感慨是物是人非,物新人旧:

只有南山色不改,我老了,但周围的世界依然年轻。

苏诗也差不多。根据诗题自注,苏轼说“同僚比岑、范”,是因眼前监狱一空的同僚的政绩(谦虚),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做官时因囚犯满狱而不得不加班的惆怅。

“出处”就是或出于江湖,或处于庙堂。二十载沉浮官场起起落落,发落齿摇的苏轼感叹道:

我老了,而山川不改旧,岁月逝如流。

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受到后人喜爱(苏轼究竟抄了多少刘禹锡的诗)(9)

宋朝是印刷术大发展的时期,技术革命让普通读书人博闻强识成为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使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在唐朝的高峰之后还能有新的突破。

比如宋人写诗尤重用典,这就是建立在宋朝诗人拥有巨大阅读量的基础之上的。

至于“抄袭”的嫌疑,可能是有意为之,通过相似的语句激发联想、勾连前朝故事,也可能是因为“诵忆之久,往往不觉误用为己语”(《石林诗话》),这都不足为怪。

其实因彻底融入记忆而“不觉误用为己语”,反倒可说是学习的一种高境界。看看苏轼“洗稿”的成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比李白的原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更家喻户晓(多亏邓丽君)

反观我自己,把本该存在脑子的古诗词都外置在互联网上了,如果参加诗词开卷考试,一百个苏轼都考不过有流量包的我,但我会写诗吗?

在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中,“神”用尽整个太阳系的能量将所有汉字排列组合,理论上其中应有“超越李白”的诗,但“神”却无法从中将之识别出来——

我想最好的古诗中应有明月,但那时已没有明月。

这似乎就是,我们目前能想象到的,技术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