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道尽为人父母的真谛

我国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是以“孝”为核心思想的,《二十四孝》就讲述了二十四个关于“孝”的故事。虽说孝应当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具有的品德,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能否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子女,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一句来自《增广贤文》的俗语就给出了教育子女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老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福)(1)

这前半句的意思大致是: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的前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造化。这句话实际上是很不符合中国父母的育儿观念的,中国的父母总是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为他们谋幸福,谋未来。

有一句话:“父母爱子则为其计之深远”,这句话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在说父母要多为孩子打算,多为孩子铺路。但是为孩子考虑,也要适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到这个世界里去闯一闯。如果父母只是一昧地将自己的孩子保护在一个温室里,那么当他们离开这间温室的时候,只会凋零的更快。

老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福)(2)

而且现在有的父母是过度地为自己孩子“计深远”,也不管孩子是否爱好,就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殊不知这样“揠苗助长”说不定只能起到反作用,让孩子们越来越讨厌学习,也不利于培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后半句的意思是父母不需要为孩子当牛做马的操劳。常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就是来讨债的,这难道不是父母自己要“还债”吗?孩子的问题,父母就一定能比他们自己处理的更好吗?不要事事都出面解决,只要不涉及原则上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搞定。

老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福)(3)

所谓吃一堑才能长一智,要是每次惹出麻烦都有人解决,那么以后也很难长记性。而且,孩子需要适当地走进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仅仅生活在父母塑造的温室中。

老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福)(4)

“揠苗助长”和“温室培育”无疑都是不良的教育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经不得风雨,也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很难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好的孩子,他还能有什么能力对父母孝顺呢。而且“揠苗助长”会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一旦孩子和父母的心不在一块了,我想那份尽孝的心也会淡了很多。

老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自有儿孙福)(5)

所以,这句俗语就是要告诉天下父母,要适当地对自己的孩子放手后,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导,而不是操盘。让他们自己去建立自己的世界,要相信你的孩子他会做的比你想象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