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重拳出击,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下发后,可谓给校外培训机构判了“死刑”。

之所以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无外乎当前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收费越来越高,原本公平的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阶段的教育变了味,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孩子读书难、读书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今天,我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重磅!教育部:两年之内取消部分民办义务学校,背后原因令人反思》,作者说,教育部再次下发重要通知,明确了两年之内,将会取消大部分的民办义务学校。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逐步被退出(民办义务学校是)(1)

我上网查了一下,此类的文章和消息还有不少,但是将取消大部分的民办义务学校仅仅是网传消息。

不过今年中办国办出台了一个《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2021](15号文)政策,全面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 各地将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将控制在5%以内。

由此可见,国家对待民办学校的政策不是取消,而是规范,是调减。

近年来,各地的民办中小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民办学校的创办,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求学愿望,而且为解决中国人口多、教育需求量大的实际问题拓宽了道路。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逐步被退出(民办义务学校是)(2)

私立学校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毋庸讳言,近年来,有的私立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掐尖招生、夸大宣传、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日益突出。

好多农村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不惜每年花费三五万乃至上十万的价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读书。

如此高昂的教育费用,对于好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都是不堪重负。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教育的内卷化和“剧场效应”,让更多的家庭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花钱买教育,花钱买成绩。

而现在处在生育年龄的年轻人,好多因为害怕自己给不了孩子足够好的生活、足够高的教育水平,没能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就不敢生,害怕生。而有的生了一胎的年轻父母,则更是因为孩子教育上的巨大投资而不敢生第二胎。二胎都不敢生了,敢生第三胎吗?

教育事业是良心事业,不能被资本疯狂侵入,不能被利益的私有化污染,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更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公平的教育,而不是里面掺杂着各种利益的教育。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逐步被退出(民办义务学校是)(3)

如果说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是给校外培训机构判了“刑”,那么今年国家针对民办学校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是给民办学校开出了一剂良药。

此次教育部的通知,可以看出国家“调减”民办学校的决心: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达不到“六独立”的直接清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将控制在5%以内。

让资本远离教育,让商业化远离教育,让九年义务教育回归它本身该有的本来面目——良心教育,这,就是公平;这,就是希望。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讨论,欢迎留言。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逐步被退出(民办义务学校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