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QT综合征(LQTS),顾名思义,多数人都会反应出其QTc是延长的,而问到其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则是晕厥或猝死。幸运者,反复晕厥后发现QTc明显延长;不幸者,游泳中、睡眠中发生猝死,回顾生前心电图才发现存在QT间期的问题。而导致晕厥和猝死的原因,则为多形性室速和室颤。事出必有因,室速、室颤看似突然到访,但仔细研究其心电图,很多人在事件发生前都有典型的“R on T”现象,一旦观察到这一现象,后面紧跟的就是疾风骤雨般的室速、室颤,患者继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作者:何金山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R on T在长QT综合征很是常见,它是长QT综合征特有的吗?其在长QT综合征中如此高发,是巧合,还是必然?

QT间期延长的后果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QT间期延长,都是经心率校正过的QT间期,即QTc,任何不谈心率的QT间期,都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伴随着心室的除极和复极,心电图上依次出现QRS波、ST段和T波。心肌不同于骨骼肌,具有比较长的不应期,在不应期内,额外的刺激,并不能引起电活动,即不能触发心室的再次除极和复极。

这个不应期的临界点,对应于心电图,恰好在T波降支的中间部分,这一部分,也叫做心室的易损期,因为落在这个时间段的室早,极其容易造成多形性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图1)。

qt延长一定是长qt间期综合征吗(长QT综合征的RonT)(1)

图1 T波降支对应于心室易损期,落在其上的室早,容易导致室速、室颤

当QT间期正常,室早来临时,T波早已结束,不存在室早落到T波上的问题,也就没有了多形性室速和室颤的机会。但当QT间期延长后,这给室早创造了大把的机会,落到T波上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R on T现象,常常可诱发多形性室速、室颤,这也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长QT综合征患者常见的晕厥甚至猝死的原因。

R on T并不是单纯的心电图上的重叠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一直在把QT间期延长和R on T当成两个事情介绍,如果QT间期延长是事件A,R on T是事件B,对于长QT综合征的患者,为什么A和B总是很容易同时发生呢?就好像这个可恶的室早,一直在监视着QT间期,一旦发现QT间期延长了,自己就跑到T波上去,然后弄出多形性室速、室颤,害了患者性命(图2)。

qt延长一定是长qt间期综合征吗(长QT综合征的RonT)(2)

图2 对于长QT综合征患者,室早似乎在监视着QT间期,极容易在QT间期延长时,落到其T波上,从而导致多形性室速、室颤等

最近Circulation 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看似巧合背后的真相(图3)。

qt延长一定是长qt间期综合征吗(长QT综合征的RonT)(3)

图3 研究揭示,长QT综合征患者的R on T,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LQT1、LQT2和LQT3综合征患者,除了表现为复极延长外,在其复极速率的时相(对应于心电图T波的顶点至降支),也会伴有IcaL的增强,该通道和电流的增强,就会诱发室早,进而导致多形性室速和室颤。看起来是外来的室早落在了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很是巧合,但实际上背后预谋已久,长QT综合征的患者,本身就存在这个时间段发生室早的基础,与其说是巧合的R on T,不如说是必然的R from T。

R on T并不是长QT综合征所特有

R on T现象在长QT综合征患者中最常见,但并不是长QT综合征患者所特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继发的QT间期延长,尤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梗后室早/室速的患者,也可出现R on T的现象。

也不是所有的R on T现象都会诱发多形性室速、室颤。心脏结构正常者,相比缺血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R on T诱发室速、室颤的风险要低得多。在这些患者中,哪些具有IcaL增强的机制?哪些是心电上重叠的R on T?哪些是背后存在隐患的R from T?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当前长QT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ICD治疗和颈交感神经切除术等。药物治疗主要以β受体阻断剂为主,其不能缩短QT间期,但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患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室速、室颤,需要植入ICD进行猝死预防。

如果以IcaL为靶点,开发出新的药物,作用于多形性室速、室颤的始动机制,结合现有的药物,能否更好地治疗长QT综合征患者,很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Michael B. Liu, Nele Vandersickel, Alexander V. Panfilov, Zhilin Qu. R-From-T as a Common Mechanism of Arrhythmia Initiation in Long QT Syndromes.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9; 12: e007571. DOI: 10.1161/CIRCEP.119.007571.

[2] Napolitano C, Bloise R, Monteforte N, Priori SG.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genetic ion channelopathies: long QT, Brugada, short QT, catecholaminer- 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irculation. 2012; 125: 2027-2034.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 111.055947.

[3] Chiang CE, Roden DM. The long QT syndromes: genetic basi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00; 36: 1–12. doi: 10.1016/s0735-1097(00)00716-6.

[4] Morita H, Wu J, Zipes DP. The QT syndromes: long and short. Lancet. 2008; 372: 750-763.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07-0.

[5] Halkin A, Roth A, Lurie I, et al. Pause-dependent torsade de pointes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variant of the acquired long QT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2001; 38: 1168–1174. doi: 10.1016/s0735-1097(01)01468-1.

[6] Giudicessi JR, Wilde AAM, Ackerman MJ.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long QT syndrome: a critical reappraisal.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18; 28: 453-464. doi: 10.1016/j.tcm.2018.03.003.

[7] Roden DM. Drug-induced prolongation of the QT interval. N Engl J Med. 2004; 350: 1013-1022. doi: 10.1056/NEJMra03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