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英歌舞”彻底火了网络直播平台上,“英歌舞”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与关注作为英歌舞最盛行的广东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热闹的城镇主干道上令旗舞动,脸涂油彩的英歌表演者(大多是青壮年男性)动作整齐划一,迈着激情澎湃的步伐,东奔西突,演绎《水浒》等传统英雄故事观看群众不时叫好,网上看直播的网友也直呼过瘾,“又炫又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潮汕英歌舞的霸气场面非常震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潮汕英歌舞的霸气场面非常震撼(英歌舞突然火了)

潮汕英歌舞的霸气场面非常震撼

这几天,“英歌舞”彻底火了。网络直播平台上,“英歌舞”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与关注。作为英歌舞最盛行的广东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热闹的城镇主干道上令旗舞动,脸涂油彩的英歌表演者(大多是青壮年男性)动作整齐划一,迈着激情澎湃的步伐,东奔西突,演绎《水浒》等传统英雄故事。观看群众不时叫好,网上看直播的网友也直呼过瘾,“又炫又燃”。

作为汉族独具特色的男子群体舞,英歌舞被认为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至明代,在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的特色之后,英歌舞逐渐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门类。它融戏剧、舞蹈、武术为一体,舞姿雄浑奔放,极具阳刚气质。如大家在视频中所见,舞者使用一种独有道具英歌槌,击槌时配合以身体尤其是手腕动作,棒法丰富。表演时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双手执棒相互击打起舞,不断变化队形。行进时队伍“指挥”一般由“耍蛇人”担任,耍得好的极为出彩。如网上热播铜盂镇老溪西英歌队表演片段中,领头“肥蛇”灵活多变,扮作时迁走起凌波微步,变装视频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虽然英歌舞传统在潮汕地区绵延四百多年不绝,但其走红却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仅在数年前,广东省文化馆的一篇文章还在说,随着经济快速变迁,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英歌舞“已失去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为什么几年过去,在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向颓势和凋零之际,英歌舞竟然咸鱼翻生,成为众人热捧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民间文艺?

我觉得首先要感谢各种民间主播和直播平台,如果没有这些传播媒介,英歌舞很难走出潮汕,引发如此多的注意力。对于一种动作性极强的民间歌舞来讲,主播们的手持运动设备能很好地表现舞蹈现场的视觉震撼,传统脸谱、华丽服饰、炫目色彩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男青年,通过现场运镜、放大,以及短视频剪辑、配音的“包装”,播出的效果完全是新潮甚至是前卫的。传播何其重要,如果不是体育转播里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每次开赛前都跳带有毛利特色的战舞(Haka),如果不是《这!就是街舞》等选拔类真人秀节目把源自美国HIP-HOP文化的街舞带到中国观众面前,这类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绝不会为异国人民所熟知。据说英歌舞现在已经由TikTok等平台红到了国外。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好酒也怕巷子深。让好东西传播出去,恐怕是避免“断代失传危险”的第一步。

当然,要民间非遗项目生发持久生命力,归根到底还靠人。看潮汕地区英歌舞表演,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其实是村子里竟然平时也可以找到那么多男青年来参加训练、表演。在很多地方,本土特色的艺术项目传不下去,关键在于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乡村日益“空心化”,老师傅纵有绝世技艺,也难以找到年轻人来传承。因此,英歌舞的兴盛,跟潮汕地方群众留守乡土的意识有很大关系。总之,看到村子里有年轻人的感觉真好!留下来的年轻人,要看到网络可以把他们的声音、形象、生活方式、创意乃至生意,传播至无远弗届,为外人欣赏甚至变现。希望有更多人留在家乡弘扬本地艺术,把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乡的动力。 □ 麦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