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古代开始,官府抓人就会根据一些通缉令来进行搜查。如果对史料没有研究,那么也可以从我们日常电视剧。古代官府办案抓人的手工具,是通过通缉令上的画像。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出来,那些花香和本人的差距其实挺大的,那么官府除了通过画像,还通过什么方式抓捕犯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1)

除通缉令之外,官府用路引或度谍抓人

其实在古代的通缉令中,更多的是向百姓们告知和公示,那么作为府衙的内部人员,他们主要通过路引和度谍来抓人。因为在古代,信息是非常落后的,所有信息的传递和流通都要完全依靠人力来完成。

他们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更是没有身份证和指纹录入系统,那么他们抓人的依据,也和这类证明类似。他们会把犯罪嫌疑人的个人重要信息,比如说外貌特征,身高体态和年龄等,做成度谍。然后以公文的形式,发放到各地官府的手中。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2)

这样,只要罪犯们来到另外一个范围,被别人看到了外貌,或者是听到了名字,就会被上报到当地的官府之中,以最快的速度,对他们实施抓捕。

这样的方式其实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只要当地人和罪犯的身高相仿,或者年龄相似,甚至是同名同姓,都要被抓去官府里叩问,以查明真相。

这样的做法,就是秉持着宁可抓错,也不放过一人的思想,其实对当地无辜的百姓是非常不利的。但仔细一想,这也纯属是无奈之举,因为古代的信息并不完善,只能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才能不放过任何一个罪犯。

"保甲连坐"制也是官府逮捕犯人的依据

光有官府积极的抓捕罪犯是不够的,在古代,各个地方还实施保甲连坐制度。也就是说,当时朝廷在各地划分职能范围,在当地官员们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还要协同其他地方办案,也就是让各地方参与保甲。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3)

对于保甲的人员,如果罪犯逃离到了自己的所属范围,那么他们就应该检举揭发,并且积极地调查抓捕。而反之,如果罪犯们在保甲的辖区范围内,而没有对他们采取行动,那么保甲们也要受到惩罚,这也是所谓的连坐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保甲不仅会让自己受到责罚,还会连累自己所属的辖区,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百姓们,都要跟着保甲遭受惩罚。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4)

其实这样的方法,也就和也就和我们当下的包庇罪有关,既然在官府公示罪犯之后,当地的人们了解到了罪犯的身份特征,并且在自己的生活区域看到了这样一名罪犯,那么就有义务向官府进行检举揭发。这也很好的让百姓们养成了遵纪守法的意识,知道犯罪成本是极高的,并且一旦违法犯罪,既逃不过官府的追捕,也逃不过保甲的搜查。

官府出面之外,通缉令也是悬赏令

其实官府公示通缉令,也是为了向百姓们告知,他们正在抓捕的逃犯的特征,同时也是鼓励民间的各位,如果协助官府抓捕到了逃犯,也会获得丰厚的奖励。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5)

在古代,抓捕犯人的悬赏令是民众皆知的,一般是白银,这个数量非常丰厚,在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要知道这样的数目,在古代的寻常百姓家,是非常少见的,可以说拿到这样一大笔钱们,就可以让百姓的家庭变得十分富有,甚至衣食无忧,能让他们好几代都能享受到这份福气。

如何画古代通缉令(古代通缉令以画像为主)(6)

所以为了丰厚的奖金,百姓们也会积极投入到对罪犯的搜查和举报之中去。而这份奖励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到了罪犯的活动范围,然后对官府进行检举,那么另外一种,就是对罪犯进行实际的抓捕,然后上交给府衙处置,以领取奖励。当然这两者的赏金是有很大差异的,显然,后者的奖金会丰厚得多。

结语: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举国上下都施行着严苛的执法。当然,我们对违法犯罪也是零容忍的,所以在抓捕犯人的过程中,不仅是相关部门在付出着努力,作为普通人,也应该为抓捕逃犯奉献一份力量,从而让逃犯无处遁形。

其实这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出去的行为,因为罪犯混迹在百姓的生活中,有着极大的隐患,这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对犯罪分子零容忍。

参考文献:《史记》、《竹书记年》、《汉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