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电流和电路(基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归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归纳(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暑假补习)

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归纳

中考复习:电流和电路(基础)

【考纲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知道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4.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根据要求连接、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5.知道电流形成及方向;

6.会使用电流表;

7.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简单的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要点诠释:

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电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 库仑,作为元电荷。

考点二、电路

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

3、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要点诠释: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停止工作,另一个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只要电路中有一个开关,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而且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3、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因此有干路、支路之分;各支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各支路用电器。

考点三、电流、电流强度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2、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是闭合的。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4、电流的物理意义及单位换算: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 1mA=1000μA。

5、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1)电流必须从红色接线柱(“ ”)流入电流表,从黑色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2)电流表有两个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4)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要点诠释:

1、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2、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吸引,结果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流表在使用过程中其指针的状态所反应的问题:

(1)不偏转:可能电流表所在电路是开路或电流表已坏,

(2)反偏:即指针向反方向偏转,说明“ ”、“—”接线柱接反了,

(3)满偏:可能是造成短路导致电流过大或者是所选量程太小,

(4)偏转太小;所选量程太大,应改用小量程。

考点四、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电路图:

(3)实验步骤:a、断开开关,照图甲那样连好电路;b、把电流表接在A点,经检查无误闭合开关,记下电流值IA;c、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处和C处,分别测出两处电流IB、IC。

(4)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A=IB=IC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2)电路图:

(3)实验步骤:a、断开开关,如图乙所示连接电路;b、把电流表接在干路上的A点,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A;c、把电流表分别改接在支路中的B、C处,分别测出两处电流IB、IC。

(4)实验表格: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A=IB IC。

要点诠释: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时,实验的方法是“归纳法”,实验过程中全部测量完一次后,再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测量3次以上,避免实验存在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时,测量每一个支路的电流值时,一定要把另一个支路也接入电路中,在实验过程中,应选择几组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通过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而不能只测量一次,目的也是避免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3、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是支路之间的电流并不一定平分干路的电流。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电荷

1.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思路点拨】利用图示的A、B、C三个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结合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以B球的带电情况为突破口来解决此题。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答案】D

【解析】A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BC相互吸引,则C可能带电,也可能为轻小物体。CD相互吸引,则D可能带电,也可能为轻小物体。

【总结升华】根据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解答此题。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的是三个用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A、B、C 的相互作用情况,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 B.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类型二、分析电路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为使灯L1与L2并联,应(  )

A.闭合开关S1、S2,断开S3 B.闭合开关S1、S3,断开S2

C.闭合开关S2、S3,断开S1 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思路点拨】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两灯并联需要有两条支路。让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结合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

【答案】B

【解析】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闭合开关S1,才能使电流出现分路,分别流经灯泡L1与L2,但需要断开S2,才能使电流流经灯泡L1与L2后汇合在一起,最后闭合开关S3,电流回到电源的负极,即应该是闭合开关S1、S3,断开S2。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举一反三

【变式】(1)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2)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3)单独点亮灯L1,这时应闭合开关______;(4)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3,则会发生______。

【答案】(1)S3(2)S1 S2(3)S2(4)短路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三盏灯之间是 联的,若通过L1、L2、L3的电流分别为I1、I2、I3,则电流表A1的示数I1′= ,电流表A2的示数I2′=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简化电路图,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可以用导线代替;其次根据电流法分析出三盏灯的连接方式;再次用“电流表断路法”分析出电流表各测的是哪个灯泡的电流,最后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解答。

【答案】并 I2 I3 I1 I2

【解析】因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所以电路简化如图,三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L2与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的是L1与L2的电流之和,若通过L1、L2、L3的电流分别为I1、I2、I3,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I2 I3,电流表A2的示数是I1 I2。

【总结升华】电路进行简化处理,用电流法去分析电路;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很小,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流表测量的是与它串联的用电器的电流,若电流表在干路上则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举一反三

【变式】如右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2和S3时,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L1和L2的总电流

B.只闭合S1和S2时,L2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C.只闭合S1和S3时,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D.开关S1、S2、S3都闭合时,形成短路,电流表将烧坏

【答案】D

类型三、设计电路

4.某课外小组用两个开关、一个电源、导线若干,将一盏灯泡和一个电子门铃连接在电路中.当同时闭合两个开关,才能使灯泡发光、电子门铃发声;若只闭合其中某一个开关,灯泡不亮,电子门铃不响;若只闭合其中的另一个开关,则灯泡发光但电子门铃不响。根据以上要求,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符号代表)并根据你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图所示的实物图。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灯亮,电铃响;当只有一个开关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而当另一个开关单独闭合时,灯不亮,电铃也不响;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答案与解析】灯泡与电铃应该是并联的,并且一个开关处在干路上,另一个开关与电铃串联;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如下图所示:

【总结升华】电路图的设计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按照题意合理的安排开关所在位置,电路图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检验。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小明准备在前后门安装两只声音不同的电铃,希望能从铃声分辨出是前门来客,还是后门来人,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答案】A

类型四、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5.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思路点拨】导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但是这些电荷在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即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不能形成电流。如果这些自由电荷能够都向一个方向运动,即发生定向移动,则就会产生电流。

【答案】D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

【总结升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举一反三

【变式】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 B.电子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答案】D

6.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思路点拨】(1)任何电学实验,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源和用电器,开关都应是断开的;(2)根据并联电路特点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灯L2发光说明灯L1支路不可能短路,结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可知L1支路断路;(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1)断开(2)L1或电流表开路(3)0.52;1;I=I1 I2

【解析】(1)为了保护电器,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该是断开的。(2)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或电流表开路。(3)甲和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I1=0.5A、I2=0.52A;丙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0.1A,所以I=1A;在误差范围内I=I1 I2。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和电流表的读数等,关键是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通过此题加强了学生实验分析试验探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