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第二天,笔者偕好友陈先生到心仪已久的木兰湖•山走马观花游了一遭因绪多客观原因,此行虽未能全面领略传言中的那般`美妙`,但也不期然遭遇`老天爷玩变脸'给`游山逛水‘引出别样情趣而印象深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姑娘在山上小溪流里戏水游玩?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姑娘在山上小溪流里戏水游玩(随记一次游山玩水)

姑娘在山上小溪流里戏水游玩

国庆节第二天,笔者偕好友陈先生到心仪已久的木兰湖•山走马观花游了一遭。因绪多客观原因,此行虽未能全面领略传言中的那般`美妙`,但也不期然遭遇`老天爷玩变脸'给`游山逛水‘引出别样情趣而印象深刻。

我们一早从汉囗火车站广场搭乘去黄彼的班车,从县城关再转直达木兰湖的旅游大巴,抵达目的地约十时左右。

一下车,绵々秋雨和着疾风便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环顾四周,新近落成的,木兰广场临时设置的主席台上方,一红色横幅上书`湖北省首届木兰文化节塈招商大会‘的遒劲大字犹在,此时偌大的埸地却杳无人影,显得十分空旷。

据说节前曾四方宾客云集,八方文人汇聚,彩球高悬,欢歌阵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沒几天即曲终人散,风雨肆虐下的广场,愈显冷清。

在广场一侧,我们就近躲入一家景区招待所里暂避,传说中的美丽木兰湖近在咫尺,期待中的泛舟湖上,赏玩婍妮风光,因着恶劣的天气顿成泡影,不无遗憾!

玩水不成,只得退而求其次,去岸边看水吧,于是冒雨顶风来到湖边,眼光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地观赏了一番,秋风冷雨下的木兰湖。

此时此刻的木兰湖,给寥寥无几的游客呈献出的,是别样的美,那烟雨宠罩下的湖面,灰蒙々水天一色间,仿佛是某位丹青大师刚在此‘挥毫‘毕,以淡墨大写意的笔触,隐々勾勒出大小远近不同,造型各异的小岛及远山轮廓,距站立处右方不太远的湖畔岸沿,孤伶々地泊着一条里外无人的小游船,正随风浪一起一伏,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人佳句顿然浮现脑际;湖上空蒙的雨帘,隐约的小岛,泊岸的孤舟,行踪近灭的人迹,荡然的广场,错落而立的几家宾馆楼宇…好一幅雅淡迷人的水墨山水画卷,立体地铺展在天地湖山处,顿时被木兰湖以其特定的时节,呈现出的,异样的魅力所折服,而留下极惬意的印象。

如此糟糕的天气,‘逛水'未能尽兴,接下来的游山将会如何?

带着滿腹狐疑,经一道转乘,登上一辆专送游客去木兰山主景奌的'中巴',除我们俩,车上仅有一位高龄老太,与之简短交谈得知,这位面善可敬的老人,已多次单个从邻县赶来此山庙堂,进香朝拜,俨然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车在山脚候客约刻把钟,停车场车竟比人多,司机方才不情不愿似的关门启动,往山上驰去。

这是条景区专用,典型的盘山公路,路面平整,靠外侧砌有一道水泥矮墙,给上下山的车辆游人带来些许安全感,车在约四十度的,徒直山路上行约十多分钟,即抵达刻有`木兰胜景'高大石牌坊前的停车场。

刚一下车的感觉比料想更为了得,一来海拔更高〈据称此山高约五百米〉,二来正位于两峰之间的鞍腰处,再加巳近午时,衣单腹空,尤如初冬的冷风裹挟着丝々雨雾,一阵々劈头盖脸横扫过来,几乎难以立脚,此时此刻的我已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游兴几乎被赶得精光殆尽;直至与友人闪进一家歺馆,稍事规避了一下秋风冷雨,顺便`狼吞虎咽‘了一席便饭加一瓶啤酒,方才恢复`元气‘。

笔者注意到有相同感受的游客,在店门口出々进々,在通往主景区的上山石阶处上々下々,虽然说不上如织,倒也熙来攘往。

据说大凡准入教者〈若仅为泛泛信教者当不至如此吧〉首先得受诫,大概是看你有无诚心,一旦削发入教〈指合法宗教.邪教免淡〉均远离尘世,遁入山门古刹,经年孤灯作伴,庙观一座,粗茶淡饭,无欲无求,诵经打坐,直至圆寂,其精神动力,全来自于信仰,君不见那最令人震撼的镜头,正是藏传佛教中人,以磕长头的形式,去丈量雪域高原每寸土地,一路如此这般地前往心目中那神圣的朝拜之地,其虔诚执着之心感天动地,对于非`教'中人,既叹服又难以理喻。

面对肃杀的风雨,仿佛窥见木兰女神正伫立山巅,面向`凡夫俗子`的我们念々有词:想当年我一介村姑,为精忠报国,心切々以男儿装替父从军,驰疆场,御外侮,洒热血,金戈铁马,何等英武卓绝,遂传为美谈,承蒙乡民厚爱,将吾神灵供奉于此山,其香火逾千年不灭,尔等既上得山来,欲拜于斯,偶遇风寒便畏缩不前,诚心何在?

或许真是`仙风佛气`之环境使然,亦或只为不虚此行,顿时振作起精神,不惧风雨购票登山,去拜碣一下木兰神是何尊荣吧。

面对几呈六十度角的通顶石阶,我们几乎是手脚並用地拾级而上,不一会又遇见同车的那位早巳年过古稀的老太婆,显然巳了却心愿面露滿意之色,正侧身扶石而下,近八十高龄的她,在如此恶劣的气候,登攀如此徒峭的山路,只为替虚无的神灵上注香,嗑个头,甚或随个喜,其信仰程度之深,向佛心之诚,实在令人感佩不已,见状忙上前搀扶一把,且嘱其小心点,她以当地口音笑着说:常来冒得事!

告别老人继续蹬级而上,首先来到一座名为`迥光殿‘的厅堂内,但见几位`信徒',正在那烧香拜神,一条两头起翘,中段平直,向外的几面刻饰着不算精细的,雷云纹及瑞兽的彩色供桌,前置几块织锦包扎絮棉或草编的莆团,背朝大门依次摆设开,供桌上放有以玻框围住的泥塑彩绘神像,一老道士身着传统道服,左手击钹,右手司鼓,囗唱似湖北大鼓韵律的,当地道家曲牌,一唱一歇,啍々叽々,声调轻慢地,随满屋的香烟绕梁不去,久听有令人昏々欲睡的感觉,有一乡民模样的中年男子,正跪在莆团上,腰肢上下起伏算叩拜一次,反复再三,其状颇为认真,口中还念々有词,旁人均不知所云,笔者在一旁观摩良久,便胡捉摸开来,此君无非是求神灵护佑,若拜者心诚所至,金石为开,定能心想事成,逢凶化吉,发家致富,人畜平安,合家幸福云々…。

联想到每年农历初一竞相进庙观烧头注香,尤其是不少高考升学者家人,来此抽签测字,以求鸿运高开,跳出'农'门…,几成春节的一道有`社中特色‘的风景线!

然而真会这样吗! 显然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一厢情愿罢了,把它作为`心理自慰‘倒也无可无不可嘀。

此山虽名为木兰,大小多幢楼堂阁殿错落有致,且都供有各个不同的牌位神像,始于何年本人不太了解,实则不止她一位尊神,诸如道家的张天师、丘处机的牌位、天•地•水•火四官之神位,更有财神、关帝、送子娘々、观世音菩萨造像等々一个不少,仿佛是宗教界各路神袛之`联合国',释•道•佛齐聚一山,汇入一炉,形成特殊的神界`统一战线',那些从上至下顺山势而建的,各类风格不同,有新有旧的砖石混搭之屋宇,在醒目的题额下,分门别类,互不干忧,各得其所,香火不断,共同兴旺繁荣。

如我等来此纯粹是游玩者有之,拜神祈祷者有之,善男信女们一路进这宫,出那殿,各取所需,甚或统々拜到,一网打尽者亦有之…,从各宫观堂所前屋后院那成堆的残鞭碎屑,各式香炉里厚积的香灰,空气中弥漫不消的烟霾,从钞票几近溢出囗的红色功德箱,足够证明了,正是那些逐渐富裕起来的乡民们,希冀用多少不一的钱来买通诸神,换取更大的,精神物质双丰收…。

來到这迷信色彩十分浓厚之地,确实大有人在,对于巳然跨入新的世纪,科学日益昌盛的今天,此情此景幸事乎!遗憾乎!仁智各见,就此打住。

且登且看不觉巳来到称作`金顶'的山头,所站之处方圆不足二三百坪,为木兰山最高奌,也是观景的最佳所在,也许是我们奋力登攀,不曾懈怠,且在各路仙家牌位尊像前,均作了注目礼,虽末烧香跪拜,燃鞕随喜,也算是'心领神会'恭敬有加嘛,显然`感动'了绪神而显灵,环顾周遭,不知何时巳然雾散雨住,空气清新令人十分舒爽,视野因之极为开阔,远近景物显得格外清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目处的木兰河〈因不知其名姑妄称之),及两座相对而立的山峰,尤如一幅解甲归田的木兰女出浴图,正坦露着两峰挺秀的乳房,扭过纤细婀娜的腰身,一撒手,将围在脖颈的淡黄色纱巾,极随意地向下一拋,即刻幻化作一条长河,环绕木兰山近乎一圈,然后依々自西向东逶迤而去。

而在水一方,众多为浓荫遮蔽的村舍,仿如木兰女遗下的颗々绿玉坠,这一块那一块错落散放在山林各处。

极目远眺,那连绵起伏,黛色的大别山余脉,与高天铅色云滃相接,恍惚间似见木兰将军正率滚々铁骑,以风驶电掣之势,朝敌阵席卷而去…。

联想日益强盛的祖国,不正是得力于千万个当代木兰及壮士,护卫着万里河山,国人方可安居乐业,去建设、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想到此,一股壮阔雄浑之豪气,顿时充溢于胸…!

身边的友人也触景生情地感叹不已,且言及距此不远,便是他的祖居及出生地,他和家乡的祖辈们,便是吮吸这条母亲河的乳汁繁衍生息嘀,幼时逢夏天,常与小伙伴们来河滩嬉水耍闹,据称是其与亲人和乡邻们,共同渡过的最幸福最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 有些细节,虽时隔几十年,其情其境,其音容笑貌竟清唽如昨。

作为唯一的听众,我也如身临其境般深受感动。

适才沉浸在温馨回忆中的他,将思绪拉回到现实,接着对我说,虽生于斯、长于斯,却从未登过这座家乡的名山宝地,今日偕友一遂夙愿,更是格外高兴而感概万端,较之笔者,友人彼时的心情,想必多了几许乡情,及思念逝去亲人的几分柔情。

回到武昌,笔者的思绪,仍徘徊在木兰湖山光水色间不肯离去,故写下上面这段文字,留此存照!

於节后第四天补记

这是多年前的一篇游记,稍作整理首发于本人博客,现个`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