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豫章(邓涛讲述城市语境)(1)

“南昌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在这里写诗,而且是一流的诗人,说明南昌生态环境很好,会激发他写诗的欲望;其次,说明南昌很阳光,有属于我们正能量的创作土壤。”10月7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昌市诗歌学会会长邓涛做客南昌市图书馆“豫章讲坛”,带来《城市语境:押韵的豫章》主题讲座,讲述与南昌有关联的代表性诗人卓荦才华、襟怀、状态和诗歌背后的故事,感受诗人对这方水土的凝视、眷念和思考,开启一场美妙的南昌诗境文旅。

邓涛用四个字总结南昌文化的特征——“长”、“宽”、“高”、“浓”。“长”指万寿宫赣商文化传播的脚步,“高”指八大山人高深的艺术造诣,“宽”指滕王阁故事背后的宽广胸襟,“浓”指南昌的红色文化浓厚氛围。

邓涛介绍说,在全国范围,江西诗派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以地理名字命名的诗歌流派,是以黄庭坚为中心,包括“豫章四洪”等一些人诗歌社团形成的诗派,影响深远。

溯源豫章(邓涛讲述城市语境)(2)

从滕王阁、南昌西山、百花洲到翠岩寺,从王勃、杜牧、唐伯虎到陈三立……邓涛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现场来了许多邓涛的忠实读者,他们认真记录分享的要点,并在讲座互动环节中踊跃举手提问。邓涛分享了如何从意象到具象的写作思维,推荐大家多阅读,去看一些新颖的实物,领悟其表现手法,思考其中的变化,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