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网导读】《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记载:染发草又名五倍子,有染色、解毒、消炎、抗菌之功能它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民间最好的染发偏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最好的染发偏方(染发草)

民间最好的染发偏方

【六一儿童网导读】《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记载:染发草又名五倍子,有染色、解毒、消炎、抗菌之功能。它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3—4对,叶轴无翅,被微柔毛;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圆形,全缘,叶两面沿中脉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小叶具短柄。

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为叶长之半,被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白色,径约2.5—3毫米;花柄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花瓣5,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2毫米,宽约1毫米,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开花时先端外卷;雄蕊5,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在雌花中较短,花药卵形;花盘厚,无毛;子房球形,径约0.7毫米,密被白色绒毛,花柱3,柱头平截。

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3-4毫米,密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种子压扁,径2—3毫米。

分布区域

产大姚、武定、禄劝、嵩明、昆明、文山;生于海拔1700—2400米的山谷疏林或灌丛中。我国西藏、四川、湖北(西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均有。

作用

虫瘿富含鞣质,供工业和药用。 叶和树皮可提栲胶。木材白色质坚,可制家具和农具。种子油作润滑油和制皂,油饼为喂猪的良好饲料。树皮可作土农药。亦可作绿化和观赏树种栽培。

本种小枝无毛,小叶对数较少且更近于无毛,叶形较狭长,明显具小叶柄,叶基常偏斜,叶轴无翅而与红麸杨与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