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蜕变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让人担心它会倒栽葱跌落到地面。事实上,它向下伸展到一定程度后会稍作休息再来个“引体向上”,然后前爪抓住壳。
村头杨树林里都贴上胶带,方便大家捉知了。一棵树上的胶布会拦下四五只知了。
肚子还在壳里,继续努力挣脱。
这种小型知了比成人食指指甲盖还小,当地人称小麦马知了。这种知了数量较少,没有人去逮。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许俊文摄影记者刘瑞朝文
三伏天,正热的时候。晚上8时许,夜色逐渐深沉。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一处数十亩大小的杨树林里,一束束灯光晃动,人声起伏。
这时正是知了幼虫集中爬树的时段。有人在树干上缠了一圈透明胶带,距离地面一米多。知了幼虫爬到胶带下端,便因为无法着力,而不能再度上爬,三三两两地滞留在那里。
收获的时候便到了。有闲人,也有忙人,闲人捉着玩,忙人捉着卖。来自附近村镇的,互相招呼着,彼此攀谈着,将知了幼虫轻松拿下。也有动辄捉几十个的,闲谈着晚上又有肉吃了。而有的则带回家给孩子玩,知了幼虫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蜕变,引得围观的人阵阵喝彩。
只需听人们赋予它们的称呼,就可知道它们几乎遍布我省各个角落。有麦吉鸟,有罗锅,有爬叉,有知了猴,有罗锅,可谓不一而足。无论是在树木繁茂的乡野,还是在高楼密集的城市,无论是在湖边河畔,还是在地头路旁,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幼虫阶段,蛰伏多年,一旦破土,便往高处爬,在合适的高度,停下脚步,蜕下躯壳,长出翅膀,展翅飞翔,然后在浓荫高树上鸣唱,聒噪着人们的耳膜。夏至已过中伏到,正是知了向上时。
在那消逝的童年里,你是否也曾沉浸于每一个夏夜,在每一个树干上摸索?在正在进行的这个夏天,你是否携家带口,体验一把这种收获的快感?或者,在夜市摊上,夹起一块来,细品那种熟悉的味道?
疑问
一夜捕捉几千只知了幼虫是否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在这片树林里,记者注意到有一个专门以捕知了幼虫为业的群体。这个人群人数不多,但每天晚上能够捕到两三千只知了幼虫。大量捕捉是否会破坏当地的甚至更大区域的生态平衡呢?
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知了不在“三有”(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内,所以过度捕捉并不违法。知了是一种危害园林的害虫,幼虫靠吸取树根的汁液获取养分。成虫爬出地面后,会在树木嫩枝叶上交配产卵,造成大量的枯枝。
今年夏天,杭州绿化管理站甚至发起号召:“杭州知了太多,请爱吃的人帮忙抓一下。”在他们看来,知了繁殖力强,天敌少,本身又是害虫。
河南省鸟类专家、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李长看认为,知了、以其为食的鸟类、植物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生物链。人力过度干扰会导致知了大量减少,便会破坏局部区域的生物链,比如会造成杨树、柳树等树木的过度生长,威胁其他树种的生存。不过,知了的相对数量比较大,一夜捕捉几千只知了幼虫,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