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

丙察察

丙察察,全程280公里,起点为云南怒江贡山丙中洛,途径察瓦龙乡,终点是西藏察隅县,连接着滇西与藏东南。

这条路在自驾人的眼中,可谓是真正的“眼在天堂,身在地域”,因山高谷深、天气恶劣多变,导致塌方断路经常发生,整条路线实际通行的时间一年里不足四个月。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2)

心湖

而经过两年半,耗资18亿升级改造,丙察察正式更名为 “新滇藏通道”,虽然危险降低、行程缩短,但沿途美景却没有丝毫缩水。

第一段:丙中洛——察瓦龙

从丙中洛到察瓦龙,几乎是整个丙察察线烂路中最烂的的路段,该路段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惊险的悬崖烂路和闻风而起的大流沙。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3)

丙中洛

在怒江州凡是称为“桶”的地方,是怒族、傈僳族聚居的地方;凡是称为“洛”的地方,是藏族聚居的地方;凡是称为“当”的地方,是独龙族聚居的地方。

丙中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藏族居住的地方”,傈僳语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的地方”。这里是滇西北“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也是怒江大峡谷中罕见的开阔地。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4)

雾里村

村子常年云雾缭绕,因此称为雾里村。三面高山环绕,一面临水,进出村子只能靠怒江边悬崖上的古道。

来这里,体验田壮壮导演《德拉姆》中的隐士生活,比起奥地利、瑞士也丝毫不逊色的避世村落。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5)

秋那桶

怒江大峡谷北端最后一个村庄,这里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碧罗雪山、草甸、松林、古树、木屋、梯田与溪水错落有致,当地人都称这里是“神的花园”。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6)

老虎嘴

老虎嘴是丙察察线上著名的路段,因形如悬崖上张开的布满利齿的虎口而得名,再往前便到了滇藏界。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7)

滇藏界

距离察瓦龙乡政府54公里,距离丙中洛乡政府32公里,这里曾是茶马古道滇藏马帮的必经点,也是丙察察线云南西藏的交界处。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8)

松塔村

从秋那桶村进入到松塔村,可以感受到滇藏景观明显的变化,在云南境内,植被茂盛,树木葱葱,到了西藏界,越往里走,植被越稀疏。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9)

小流沙

大流沙

丙察察线上,有一段不过200米长的路,却被无数人称为“死亡谷”,山体岩壁裸露,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一旦有风,大小飞石从天而降。

尽量中午之前过大流沙,如果有烟尘升起,那就是上面开始流沙了,一定要及时躲避;如果在流沙处陷车,切记直接弃车逃跑,躲到护坡下,生命最重要。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0)

第二段:察瓦龙——察隅

察察路段为翻山路段,该路段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5月都被大雪封山,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行。还要翻越海3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穿过原始森林、高山草场、乱石区。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1)

察瓦龙

目若村

这里是丙察察路上重要的驿站,唯一一个可以媲美白哈巴的村庄,在河谷的向阳面,三三两两的藏族小木屋依山而建。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2)

甲应村

甲应村严格来说并没有在丙察察线上,不过这个只有4户藏民的小村庄值得你绕路去看一下,冰湖也不可错过。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3)

察隅

”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察隅县是中国边陲重镇之一,这里常年气候温和、这里风景优美,在宏伟博大的西藏之中独有婉约的韵味,这感觉在西藏还真的很少体验,所以被人称做“雪域小江南”。

滇藏线集合点(自驾耗资18亿滇藏线上的丙察察)(14)

“脚下小石子扎胎,头顶大石头掉落”,丙察察虽然被誉为最神秘、最艰险的进藏线。但“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你想来挑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