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业绩比较(呷哺呷哺业绩折戟后)(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3月14日,港交所官网披露捞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捞王“)的上市申请材料,早在2021年9月,捞王就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材料,但随后资料失效,这是捞王更新资料后再次申请港股上市。

捞王号称是国内排名第一的粤式火锅连锁餐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0年,捞王的收入和餐厅数量在粤式火锅业内均排行第一,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

在中餐中,火锅是较为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菜系。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菜系来划分,2020年中国内地的中餐收入中,火锅菜系创收最高,占据14.1%的比例,比川菜、湘菜、中式烧烤等菜系要高得多。火锅的客单价也通常比煎炒类客单价要高。

港股也曾诞生多个火锅类的餐饮明星股,例如呷哺呷哺(0520.HK)、海底捞(6862.HK)。但疫情之下,它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2月2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介绍,虽然集团2021年度收入预计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但是当年净亏损预计在人民币38亿元至45亿元,对比2020年盈利3.09亿元,已经由盈转亏。3月1日,海底捞宣布更换CEO和COO,董事会主席张勇从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上退下,换上曾有海底捞“最牛服务员”之称的杨利娟出任首席执行官,海底捞也委任了新的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和新的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

3月11日,呷哺呷哺发布公告介绍,2021年集团收入预计达到人民币61.5亿元,同比增长约13%,但当年净亏损额大概介于人民币2.75亿元至2.95亿元之间,对比2020年实现约1149万元的净利润,也是由盈转亏。

疫情之下,捞王的业绩情况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类似,也是增收不增利。捞王的上市申请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的收入从10.94亿元增长至12.99亿元,但是年内利润从7991.5万元下滑至1396万元。然而,捞王依然有扩张计划。

三大自创品牌

捞王旗下目前经营着三大自创品牌,分别是主打商务、家庭聚餐的捞王锅物料理、主打一人食的锅季以及主打快捷便利少人聚餐的捞王心灵肚鸡汤。

从门店数量来看,捞王锅物料理是“一枝独秀”。截至2022年3月4日,捞王在中国内地的30个城市开设了149家连锁自营的餐厅、在台北也开设了一家自营的餐厅,总共运营着150家餐厅,其中,146家餐厅是捞王锅物料理品牌,2家是锅季品牌,剩余的2家是捞王心灵毒鸡汤品牌。

尽管捞王的自我定位是“粤式火锅”,它的产品特色也契合广东人吃火锅喜欢喝汤的习惯,但它的大本营在华东地区,而不是在广东、更不是在华南地区。

捞王的上市申请材料显示,其目前在江苏、上海以及浙江三地,开设的餐厅最多,分别为52家、38家和34家,在广东仅开设了6家,在福建仅开设了3家。

除开餐厅经营外,捞王近年也开始探索外卖和零售业务。2018年,捞王开始跟外卖平台合作开展外卖业务,2020年5月,新冠疫情爆发后,捞王开始推出即食产品的零售业务,例如XO酱、猪肉贡丸等。

从营收来源来看,餐厅经营无疑是最大的收入板块。捞王的上市申请资料显示,2021年,来自餐厅经营的收入占比达到95.5%,来自外卖业务的占比达到3.7%,剩余的0.8%来自零售业务。

近年,捞王一直在扩张旗下的餐厅数量,2019年初,捞王的餐厅数量只有77家,2021年底扩张到148家。从营收来看,2019年时,捞王的收入也从2019年的10.9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4亿元,进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12.99亿元。但同期捞王的年内利润却逐年下滑,从2019年的将近8000万元左右下滑至2020年的不到7000万元,再一步下滑至2021年的1396万元。

扩张风险

对于餐饮业来说,从提升单店的运营效率角度来增收,难度较大,餐饮企业常用的增收手段就是多开店。

尽管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捞王的开店速度已经加快,但冲刺港股上市之际,其依然有扩张的计划。捞王介绍,2022年计划新开44家餐厅、2023年计划新开60家餐厅、2024年计划新开80家餐厅,且计划将新门店主要开设在购物中心。

捞王目前已经建立了中央工厂来给旗下连锁餐厅提供部分食材的研发和生产,很快将建立2号中央工厂并在全国各地租赁冷藏仓库,从而提高产能和支持全国性扩张。

然而,疫情之下,开餐饮店也意味着风险。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已经出现关门潮。

呷哺呷哺的公告介绍,2021年的年度亏损主要因为全年关闭了约230家餐厅导致长期资产一次性亏损、部分餐厅经营业绩下滑导致要计提减值、部分餐厅依然受疫情影响而没办法充分营业。

海底捞则介绍,2021年的年度亏损主要因为全年关闭了300多家餐厅和餐厅经营业绩下滑。新冠疫情发生后,海底捞曾误判形势,有过一段时间的门店网络扩张期,最终还是要屈服于现实。

对于捞王来说,如果能成功上市,新近登陆资本市场,业绩成长压力显而易见,然而,疫情之下,在过去已经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继续扩张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可能还有待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