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扬沂蒙精神”红色实践团于2022年暑期进行了三下乡活动,深入学习和弘扬沂蒙革命精神和红色历史文化,促进红色产业发展。来自五个学院的十名队员,利用学科交叉知识,分工协作,顺利推进了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提高团队成员对项目的认同度、了解度和参与度,在活动展开之初,队长王晨曦带领大家进行了线上学习分享会。会上,王晨曦对沂蒙精神的展开和内核进行了细致具体的分享和讲解,团队成员们从中收获颇丰,对接下来的活动热情满满。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1)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2)

线上学习分享会

为了进一步调研沂蒙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分布和发展利用情况,队伍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讨论研究等方法制作了问卷,并进行了线上投放。问卷不仅调查了老区人民对红色资源的熟悉程度,还对人们对于老区红色历史资源的态度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3)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4)

调查问卷

实践的第一站,扬沂蒙精神红色实践队中六人到达了华东野战军纪念馆,这里也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展区由八部分组成,横贯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记录了烈士们为了祖国出生入死的感人事迹。这些故事并不会被人民所遗忘,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淘洗,仍然熠熠生辉。今后,在经济发展之际,沂蒙人民继承烈士们的红色精神,勤劳奋斗开辟出新的天地。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5)

华东野战军纪念馆

接下来队伍来到了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已推出两套精品课程,并开展了红色邮局、红色手工DIY等活动。实践小队在这里亲身体验了红色手工的制作,在活动中了解了感人的革命故事与过往的峥嵘岁月,进一步体悟沂蒙精神的意义。我们的革命精神正因有这样的传承方式,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6)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7)

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

第二站,队员们来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一进陵园,静谧安宁的氛围与外面市井喧闹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手捧火炬,我们抬头瞻仰烈士纪念碑,心底油然而生了一种敬畏感。他们也曾是生气勃勃的青年,是时代和使命让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生命。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换来了今天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生活。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8)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第三站队员们向沂蒙革命纪念馆进发。墙上的浮雕、微缩的村落,古遗迹古遗物把我们带向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这些存留下来的历史,彰显了沂蒙老区人民“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的精神。他们用小车推出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道路,正是这种军民一心、血浓于水的情感,铸就了今日繁荣昌盛的中国。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9)

沂蒙革命纪念馆

第四站,我们抵达了坐落在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支前队伍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送子送郎参军的场面正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沂蒙红嫂用诚挚纯洁的心灵、勇敢过人的胆识、勤劳灵巧的双手,展现了深沉的爱党爱国精神。我们从她们身上看到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女性的缩影,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国的希望,扛起了民族的脊梁。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10)

沂蒙红嫂纪念馆

最后一站,我们走进了沂南县,前往参观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听一曲红歌,读一段故事,蒙山沂水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孕育了沂蒙山区这个革命圣地。高耸的炮楼上好似正在隆隆作响,古老的戏台上仿佛还有人在轻吟浅唱,城门、围墙、茅屋、院落,《沂蒙》和《红高粱》等优秀影视作品就诞生在这里。走过这片红色热土,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到了沂蒙儿女深沉的红色情怀。

沂蒙革命精神展馆(探寻沂蒙热土赓续革命精神)(11)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沂蒙精神永远铭记,沂蒙故事代代传颂,沂蒙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不落的星火,沂蒙山小调仍然在这片土地上悠扬传唱。为更好的传承沂蒙精神,团队成员通过实地采访、文献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沂蒙革命老区中红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寻找现存的问题,并从与时代特点和国家政策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意志,更坚定了团队成员吃苦奋斗、报效祖国的拳拳爱国之情。时代在发展,立足当下、把握未来是我们的目标,重责在肩、敢于担当是我们的使命,齐青年之力,筑中国之梦,赓续革命精神,我们当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迸发新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