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课前训练(跆拳道的课前准备)(1)

跆拳道课前的准备,按人员来区分可分为两个大类,即学员的准备与教练员的准备。

学员的准备包括训练用品的准备,以及心理准备。教练的准备分为课程内容的准备与教学心态的调整。

首先说说学员训练用品的准备。

制度体系完整的道馆,对学员的随身装备有详细的说明和禁止,穿什么道服(比如没有印制其它道馆的字体)、用什么护具、不准佩戴首饰、不能携带什么带酒精的饮料等等。

用什么道服,主要由道馆决定,决策者不能仅以价格因素来选定。除了特种的布料,普通衣服一般是化纤比例越高价格越便宜。而进价是很多道馆首要的考虑因素,而且化纤含量高的道服往往版型更美观,但是化纤的吸水性能与保温性能不及棉、麻材质。

追求成本低廉而采用含化纤极高的道服,就降低了道服舒适度,一些学员容易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一些皮肤疾病。棉麻成分也不是越高越好,棉麻布料容易缩水,造成衣服版型变松变形,且棉麻布料抗腐蚀、抗磨损的能力不及化纤,含量过高的产品会造成很多尴尬的场面,比如,裤带脱落、道服袖管撕裂、大幅度踢腿时裆部布料开裂等情况的发生。所以选择道服要事前了解,经过试用考验。

同理,其他训练器材的选购,也要考虑到需求与维护的问题,免得变成买得起养不起,有些质量好的道服或者护具价格上千,最后往往因为维护问题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学员的心理引导工作,也是新手教练比较缺乏头绪的。

道馆是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对于学员群体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各种各样心理的学员都可能汇集在道场之中。然而,跆拳道是一门需要个人拥有高素质的武道,如果不能把学员的心态加以调整,容易在教学中甚至课后发生问题。这里面的心理学因素很多,我们以准备过程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总的来说,学员进入道场的心态大多数是比较浮躁的。他们可能在家看完一部动作电影、或者刚结束了一天的恼人工作;进入道场后,难免残留有外界带进来的各种情绪(喜怒哀乐)。所以每次课的开端可以从调节情绪入手。

在一些道馆,你能看到学员在课前都要坐下来冥想,那并不神秘,也不是某种宗教仪式,这只是一种静心活动,把学员浮躁的心态调整为宁静的状态,以便更好地接受新课的教学内容。反之,如果学员一直抱有比较急躁或者强烈的情绪参加训练,轻则训练效果降低,重则发生伤害事故。就像有些学员在外界受了气,跑到道馆来实战解气,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一次完美的教学活动,往往来自于此前无数次案例铺垫出的厚积薄发,一些有经验的师范虽然在课前并无太多准备,但是他十几年所积累的庞大的教学数据库却足以应付即将而临的教学事件。相比之下,对于教学活动未积累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新手教练,对于备课环节的准备工作犹为必要,避免疏漏教学要点或者面对突发情况时无力应对。

教练的课程内容准备。虽然,有经验的师范少有备课,(一次课的学员出勤情况变数很大,教案要写得全面的话就非常麻烦),那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对于授课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情况已经是驾轻就熟。新手教练没有完整的经历所有教学事件,比如你到了一个分馆去上课,按照正常计划这次课是教学进阶腿法的,进场后,发现木质地板因为夏季反潮湿滑,变得比较容易打滑摔跤,于是,你只好将本次课改为品势教学。新教练也不能熟练切换不同的教学模式,甚至在授课的过程中途卡壳,比如品势教学中,教到一半,后面的动作临时忘记了。所以提前准备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好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道馆的总教练会拟定教学大纲,并分配各个的教练员的教学任务。将教学任务具体落实的时候,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在实际操作中“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来增加学员对动作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以前踢教学来说,很多教练单调得重复分解动作几十分钟,得到的效果不尽人意。既不能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又无法完成应有的教学进度。而一些师范就采用混合模式,既有分解动作、单项动作的训练(如前踢训练脚面绷直、弹踢、提膝等),也有中间穿插小游戏(如增加提膝控制能力的单腿跳、斗鸡等),有助于增加动作要点熟练度的体能运动(如下蹲后的弹踢训练,起跳后双脚提膝等),最后总结全套动作并反复训练。

分解练习、专项素质练习、专项游戏化练习、复合练习等套路化编排;如此安排一段训练甚至编排一整堂课,会让课程显得内容更为丰富,也会更活跃训练气氛。也可以增加学员的竞争环节,如编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这效果更为明显。

最后说一说教练的教学心态,这里最后讲,却也最为重要。

教练是课堂组织的灵魂,教练员的心态直接决定了一整堂课的质量好坏。

有的教练员,日复一日的机械式重复教学下他早己忘却了初心,于是就开始把教学仅仅看成是任务,应付馆长应付家长。当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进步的时候,就很难发挥出热情,这时候可以选择去短期培训进修,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是像空手道这类邻近专业的,重燃一些激情让教学工作也有一个期盼目标。

有的教练员,可能因为生活中遭遇了挫折(比如感情问题或者生活琐事),就在课堂上目中无神、唉声叹气或者暴跳如雷等等,这些消极表现都会直接带给学员心理压力,也会使得课堂气氛本身变得怪异,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致。

有时候进道馆时一个鞠躬敬礼,可以提醒自己把负面情绪暂抛脑后。

教练不能把外界的任何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容易把课堂带偏,所以,树立正面的职业心态,拥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当教练的基本功。

(本文原作者为“爱喝茶的狐狸”,但转载时有多处增删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