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87年4月5日,邓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下百树苗的经过,表现了邓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表达了邓爷爷对植树造林和保护环境的重视。在孩子们上完直播课后,可以用栗子老师总结的这些知识点帮孩子巩固复习。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1)

一、生字部分学习

1、二类字,可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比如形声字:握、龄,也可以偏旁归类,比如本课几个提手旁的字:握、挖、挥、扶。也可以借助字谜:一手撑破天——扶。

2、一类字。

笔顺容易错的字:满。另外,“息”第八笔是“卧钩”,“格”和“植”的第四笔变“捺”为“点”。

不好写规范的字:植、满、息。“植”左右基本等高,左边木字旁中的“横”和右半部件的“横”在一条水平线上,“直”中的三横要长短相等、间距均匀。“满”非常难写,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草字头和下面的部件要等宽,中间的“横”稍短。

组词有困难的:邓,可以组词:姓邓、邓山、邓师。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2)

3、课文词语、短语认读和积累

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这些短语可以让孩子多读读: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手握铁锹、挖着树坑、满是汗珠、精心挑选、移入树坑、挥锹填土、扶正树苗。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3)

二、课文部分学习

1、了解邓爷爷

邓爷爷是我国第二代核心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的“改革开放”让我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等地的回归问题,是我们伟大的领袖。

课前,我们播放了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回顾了邓爷爷一生的经典瞬间,孩子可以课下看看视频《你好,小平》,再多读读相关文章,了解伟人魅力。

2、写作背景

邓爷爷提倡植树造林,1982年的植树节,邓爷爷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很多地方都先后留下了邓爷爷植树的身影。本文刊登于1987年4月6日的《人民日报》,写的就是1987年4月5日,邓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事情。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4)

3.朗读建议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平实,朗读基调是平时自然、舒展。第1小节是总起句“难忘”要重读。第二小节写的是春日里明媚的景色,节奏可以稍快一些,展现愉悦的心情。第三小节要把描写动作的词语读好,体现邓爷爷植树的严肃认真和精益求精。第五小节,读好长句子,并用赞美的语气读出邓爷爷植树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5)

4.概括课文内容要学会方法

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开始训练第一课时读完课文后,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有:提炼文中关键信息丰富课题、段意叠加等。

在第一节课,孩子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有没有问题呢?没问题,但是可以更细化更完整一些!

在第二课时,我尝试着让孩子们读文提炼信息,以补充课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大意。

课题有人物和事件,结合四要素,还少什么呢?时间和地点!读课文,找一找!

时间在第一小节:1987年4月5日,地点在第二小节:北京天坛公园。人物细化: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

到此,课文大意更丰富了:1987年4月5日在北京天坛公园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植树。

我们还可以把事件再细化一下,什么树?最后一小节: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

到这里,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提炼关键的信息,形成了对课文内容非常完整的概括:1987年4月5日,北京天坛公园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6)

5、读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回顾上学期描写伟人的文章,学习重难点就是读文的过程中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也就是伟人品质。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

文中写邓爷爷如何植树的动作有:挖好树坑、挑选树苗、移入树坑、挥锹填土、扶正树苗,圈画出来后可以多读两遍,如果能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

人物语言“不行,不行!”

动作和语言,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邓爷爷的认真、严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形容词更能突出人物特点,比如“精心地”“小心地”“仔细看看”

植树的顺序把握好,可以借助邓爷爷植树的插图,自己说一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7)

课文中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第4小节的比喻句,最后一小节“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植树节的相关知识等。

一篇课文要想真正学扎实需要下功夫,而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真正学好语文,是更需要下大功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