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意思是说君王的一些癖好,会影响下面人的行为和思想,让下面的人争相效仿或者追随,甚至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这当然是一种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只是君王会直接影响下面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存,所以下面的人只能捏着鼻子配合,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现在这种现象逐渐侵入到汽车圈里面来了。在汽车行业里,消费者是君王,是上帝,车企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子民,必须千方百计地讨好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车,车企就要造什么样的车,哪怕这样的车不符合工程逻辑,不符合工程师设计思想,也必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制造。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车企都是如何讨好中国消费者的。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1)

1、加长轴距

“美”字是“羊大”二字的组合,说明中国人历来都是以大为美。进入汽车社会以后,中国人对汽车的“大”有狂热的追求,别的先不管,汽车必须要大,看起来威风凛凛、气派十足。所以几乎所有的车进入中国后都会加长轴距,在车标后面加一个“L”,比如奥迪A6L、A4L、宝马320Li等,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汽车是全世界最大的,在欧美市场以2700mm轴距长度划分A级车与B级车,在中国这个标准拉大到了2800mm,这以下的都是A级车,2700mm只是小弟弟。

加长轴距的车型可以有更大的后排空间,满足了国人一车多用、多人乘坐的需求,在现阶段的中国,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车企的马屁也算拍个正着。只是轴距加长之后,汽车的操控性会变差,不过与国人的乘坐需求相比,操控性是可以忽略的。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2)

2、酷炫的内饰与中控大屏

车子高不高级,我们内饰见。内饰越炫酷,车子越高级,这是国人评车的一个标准。所以很多车的内饰做得极为炫酷,几万块钱的车,氛围灯、星空顶、双色内饰、三联屏,都给你整上了,坐进去有一种KTV的效果。

还有中控大屏,屏幕越大越好,越大越高级。物理按键是落后的东西,把它们都消除掉,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在中控大屏里面,这才是好车呢!不过有些车的车机系统做得真不咋地,许多常用功能,需要到二级甚至三级菜单中去寻找,如果在开车的时候调整,是比较危险的。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3)

3、全景天窗

天窗是高级车的象征,天窗越大车子当然越高级。所以在国内销售的车型,很多都配置了大天窗、全景天窗。有些车型的全景天窗就是一块大玻璃,无法开启,车企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天幕”。其实全景天窗除了好看之外,实用性真不多,冬天冷、夏天热,翻车还有安全隐患。不过只要国人喜欢,那车企就给你安排上。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4)

4、堆砌配置

汽车的机械素质怎么样不重要,配置一定要高,所以在国内销售的汽车基本都有“堆配置”的现象。不管是否实用,不管功能是否健全,先安排上再说。真皮座椅、电动座椅、座椅通风加热、流媒体后视镜、360环影(现在已经有540°和720°的了)、分区空调,等等,必须都要有。还有七座SUV,如果是全尺寸或者中大型SUV,设计成七座有情可原,而有些紧凑级SUV,轴距还不到两米七,就设计成七座,真的是不可理解。后面的连杆座位给谁坐呢?估计宠物都嫌小吧?只是花同样多的钱,买到的东西是越多越好,这是国人的消费观,车企必须迎合。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5)

5、低扁平比的轮胎和大轮圈

轮圈越大、轮胎越扁,这样的车越好看、越高级,并且还有运动气质,这是国人这些年的新追求。车企必须紧跟消费者需求,人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大轮圈必须安排上,19寸、20寸的轮圈比比皆是,而轮胎的扁平比也在50以下。这样的轮圈确实好看,但是实用性却不如扁平比稍大一些的小轮圈,减振能力降低,舒适性差,特别容易爆胎,还有就是价格特别贵。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6)

6、虚标参数

可以负责任地说,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试驾出一辆车好坏的。他们判断一辆车的性能,更多的还是看汽车参数。参数越漂亮,车子当然就越好了。所以有些车企就刻意地把汽车参数往上调,让功率、扭矩都高于同级别其它车型,而油耗低于其它车型,看起来优势很大。至于说实际驾驶起来怎么样,油耗高不高,那是以后的事了,消费者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国人在把玩数据这一块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狠起来连自己都骗,有些谎话说得连自己都信了。

车企兄弟车型营销策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7)

此外,车企还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爱好设计车身颜色、造型、灯光等,所以严格说来,每一辆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车型都是“特供车”。只是国人对汽车的喜好和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更看重汽车的外观、内饰、配置、参数等,而对汽车的机械素质不太重视,所以中国市场上的车型大多是车身大、动力小、驾驶质感一般。当然,特供车并不一定是坏事,车企讨好我们,说明重视我们,要从我们这里赚钱,迎合我们的喜好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国人对汽车的理解和认知愈加深入,偏好逐渐改变,车企也会随时调整汽车的设计,用更好的产品来继续讨好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