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杨家练太极拳是以追求功力为主、实转脚跟(没有后坐)的练法。为达到练功的需求,富有加强技击的功能,练拳时就一定要做到用实转脚跟来移动重心。因为用虚脚来转换重心的拳架,脚刚踏稳马上变动重心后坐,腿刚吃到力就松掉,这样易于断劲。而实转脚跟的特点是没有后坐,劲力不断,保持劲力连绵不断地继续前进。还有人担心实转脚跟是否也会断劲、不灵活,其实只要练拳时只要虚实分清、,连绵不断就不会断劲。因为实转脚跟是活的“柱子”。必须注意的是转脚跟要配合松胯,转脚时脚尖稍微抬起,用脚跟来转。

杨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为什么说杨家太极拳的正确练法是用实转脚跟的)(1)

练拳时由起势到收势,全身都要松沉,不可浮。能松才能沉,而松不等于空,根要像转螺丝一样的下转。用实脚转脚跟难度高一点,整套拳是一环扣一环,练习的套数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来定,身体强壮的要超运动量练习,才能练出功力,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传太极拳(旧时称绵拳)乃功夫之最,养生之妙术,它是中华武术之精华、瑰宝,它是科学的、真实的、实在的。太极拳自清道光年间盛行于河北永年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杨禄禅师从陈长兴苦学绵拳,后归故里,在永年县开馆授徒,经多年不断研习,奠定了太极拳在武术界的地位。

杨式太极拳,从外形上看,练习架式时是软绵绵的,所以在北方也称为“绵拳”。实际上其内涵的功力是不同一般,既要运劲似抽丝,绵绵不断。而又须达到“绵里裹针”的要求,发起“劲”来,真是气势磅礴,威武得很呐。

杨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为什么说杨家太极拳的正确练法是用实转脚跟的)(2)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为“功夫”?“功夫”就是时间,你花了多少时间练功,就能得到多少“功夫”,“功夫”是时间的积累。太极拳前辈们都是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百般锤炼才练就了一身的太极功夫。

太极拳的功夫,不是先有理论,而是前人长期实践,经过许多时间,很多名家,逐步积累了经验,然后加深理解,付诸实践,逐渐产生了一套丰富的论著。这是功夫的升华,亦是功夫的指南。譬如书法,早先是只练字,很少有文字讲写法的。后来王羲之等名家总结了执笔法和写字的要求,以后就出了许多书法名家,同时也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容。

杨氏太极拳十大要领(为什么说杨家太极拳的正确练法是用实转脚跟的)(3)

练太极拳也像书法艺术一样,架子要练得轻灵圆活、潇洒自然而端庄大方,精神既要饱满而有内涵,气势挺拔而忌萎靡不振。每一架式的连接,运行过程又要如书法之“藏头护尾”,运转圆润而有含蓄。但又须式式连贯,轻灵运转。要求开展与紧凑相结合,防止散乱,防止僵硬。须知“轻灵”不是浮飘,沉着不是呆板,务必使练一拳架,能运转自如,式式圆满,一气呵成。练之者有“心领神会”之概,观之者亦觉心情安和舒畅,所以太极拳确是能使人健康长寿的运动方法。

,